總第153期
繪圖:廖木興
斫制古琴
木料:桐木、杉木等
步驟:選材、制式;審木、開形、修形、掏挖槽腹;試音、合琴、製作並安裝配件;上底漆(靠木漆)、裹布、上粗灰、中灰、細灰;打磨、上面漆、推光揩清、張弦
製作時間:最快也要一年,有經驗的斫琴師也可以同時出幾張琴;有時則需花上幾年工夫
古琴,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愛不釋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樂在整個中國音樂結構中屬於具有高度文化屬性的一種音樂形式。連製作古琴的技藝,也有專門的稱呼——斫琴。
斫,砍削之意。斫琴沒有千篇一律的模板,製作一張好琴,依賴於斫琴人的自身素養、經驗、技藝和態度。
曹洪梅
「古琴台」是武漢市的一大名勝,其中所蘊含的故事家喻戶曉,「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江河!」一個樵夫促成了流傳兩千多年的「知音」故事。故事中,伯牙問樵夫琴之出處,樵夫侃侃而道:「此琴乃伏羲所琢,見五星之精,飛墜梧桐,鳳皇來儀……此琴撫到盡美盡善之處,嘯虎聞而不吼,哀猿聽而不啼。」
傳說,伏羲氏曾鑿木製琴,選用的木材就是木中佳品——梧桐。這裡說的可不是法國梧桐,而是我國土生土長的一個樹種。《詩經》中有「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的詩句,足可見梧桐是古老的樹種之一。梧桐,在傳說中被賦予了神奇色彩,「非梧不棲」說的是鳳凰,這種被人類智慧「發明」出來的神鳥。
梧桐在北方被稱作「泡桐」。每到春天,會開出成串的紫花,此時穿行其間,會讓人心曠神怡;一旦花落下來,小孩子們會撿來一大把,用針線串成一串,拿著玩。當然,這樣的小把戲是我們這一代小時候的「玩具」,現在的小孩子大概早已很陌生了。在北方,最好的切菜板就是泡桐木做的,結實耐用,最重要是遇到水不會張裂,頗受家庭主婦喜歡。
伏羲氏制琴雖是傳說,但至今,桐木仍被奉為琴材之上品。竊以為,古人為了把一些智慧傳承下去,會編出一些相應的故事,融入其中,易於傳播。
製作一張好琴,材料固然是關鍵,但最重要的還是斫琴師的經驗和技術水平,起決定因素的是槽腹結構和漆胎的處理,否則用再好的木料也做不出音色好的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