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8 August 2017

古人學琴有什麼講究 2016/10/19 來源:光明網

學琴,如今成為不少孩子的熱門選擇。中國人自古好琴音,「習琴之風」古已如此。中國一直有「伏羲制琴」、「神農制琴」等說法,雖然傳說中的中華人文始祖親手制琴一說並不靠譜,但也折射出中國人制琴、學琴的歷史之悠久。
◆古代孩子學什麼琴?
考古發現2700年前已有「琴瑟」
學琴在中國古代屬於「六藝」之一「樂」的範疇。從《周禮》所記來看,在西周時,中國的音樂教育和樂器種類已相當成熟和豐富。據《周禮·春官》記載,在以諷刺周天子過失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會上,就曾使用琴瑟來伴奏。
古人所學之琴主要就是琴瑟一類的中國古琴。琴與瑟是兩種樂器,琴弦少,而瑟弦多,兩者皆是弦樂,實際都是琴,只不過叫法不同而已,古人學的琴多屬這一類。
從現代考古發現來看,琴在先秦時已是貴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樂器,在先秦貴族墓葬中常有發現。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一把琴,便出土於湖北棗陽郭家廟春秋早期曾國墓地曹門灣墓區的86號墓中。曾國墓地出土的這把古琴屬於「半箱琴」,距今約2700年。琴長約92厘米,寬約35厘米,通體略似高髻人形,箱體整木斫成,髹黑漆。
在發現完整大型打擊樂器編鐘的戰國早期曾侯乙墓中,也曾發現一把古琴,因有10根弦,被稱為「十弦琴」,此把古琴比曾國墓地的半箱琴要晚300年。
現代家長喜歡買價格不菲的高檔名琴給孩子學琴,古代名琴以及名人用過的琴也十分搶手。《淮南子·修務訓》中有這樣的說法:「琴或撥剌枉橈,闊解漏越,而稱以楚莊之琴,側室爭鼓之。」大概意思是,歪斜不正的琴,哪怕是琴身破損,如果有人說他是楚莊王用過的古琴,富人家的妻妾都會搶著用。
針對名琴的過度消費現象,當時已有有識之士呼籲:「鼓琴者期於鳴廉修營,而不期於濫肋、號鍾!」「濫肋」、「號鍾」都是古代名琴,只要聲調雅正和諧就是把好琴,不一定要用名琴。這一觀點,頗值得現代家長借鑑和思考。
◆古人為何喜歡學琴?
《禮記》:「樂,所以修內也;禮,所以修外也」
在古代,琴是眾樂器之首,不是其他樂器能替代的,中國最早一部琴史、宋朱長文著《琴史》稱:「眾器不能麗其德,至哉琴乎。」
古人崇尚琴音,家長要求孩子學琴,或與對琴音功能的迷信和神化有極大的關係。《禮記》稱:「樂,所以修內也;禮,所以修外也。禮樂交錯於中,發形於外,是故其成也懌,恭敬而溫文。」學琴關乎道德情操,所以古人崇尚之。《詩經》中,有很多詩句都提到了琴。《關雎》稱:「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棠棣》云:「妻子好合,如鼓琴瑟」;《鹿鳴》曰:「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古人認為,學琴就是學做人。明萬曆年間琴家楊表正在《西峰琴譜》中稱:「琴者,禁邪歸正,以和人心。是故聖人之治,將以治身,育其情性,和矣!」更重要的是,能操琴還是古代文人雅士身份的象徵,是高素質的體現。琴音是「雅樂」,與民間「俗樂」不同,漢劉向《說苑·修文》所說的「卿大夫聽琴瑟」就是因為琴瑟是高雅音樂,可以陶冶情操,「養正心而滅淫氣」。除了先秦時期的孔子,漢魏時的名人如桓譚、馬融、蔡邕等都能彈一手好琴。
而且,在中國古代,琴在政治生活中還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最早一部有較完整體系的音樂理論著作《樂學》稱:「樂者,德之升華也。」人們把音樂教育看成是「樂德之教」,學音樂是調整政治、社會關係的需要,是等級的體現,是治國的手段:「德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國治。」具體到學琴,古人認為首先要掌握和懂得「琴德」。
在上述大道理之外,琴學成了,孩子會有一個好的前程,這才是古代中下階層家長讓孩子學琴的最根本原因和動機。以漢魏時期來說,那時琴學成了可以進官辦的樂府。樂府既是國家供養的音樂演奏機構,又是音樂教學機構,操琴高手負責培訓。即便端不上「鐵飯碗」,能彈一手好琴的男人找對象也受歡迎,司馬相如能牽手富家女卓文君便是因為琴彈得好,引起了卓文君的愛慕,進而私奔。
漢朝時,東海下邳(今江蘇徐州境內)最流行讓孩子學琴,學風經久不息,出了不少彈琴高手。漢武帝時琴家師中就是下邳人,因為琴彈得好,被選入宮中任鼓琴待詔。漢劉向《別錄》稱,在師中死了一百多年後,「邳俗猶多好琴。」
◆古代孩子如何學琴?
《禮記》:「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
古人認為「學藝宜早」,隋唐時期很多彈琴大師都是小時候就開始學琴的。據《琴史》,隋唐大琴家趙耶利,「弱年穎悟,藝業多通」;晚唐大師薛易簡,「自九歲學之」。
現代能有機會學琴的一般都是家庭條件較好的孩子,古代也是貴族或有錢人家才有條件讓孩子學琴。《禮記》記載:「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這裡所說的「三王」即虞、夏、商三王。
古人學琴要花多少時間?先秦時期,一般安排在春秋兩季,故《禮記·王制》中有「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的說法。另外一種說法是,一年四季都要學樂舞,但分文武,春夏教武樂武舞,秋天教文樂文舞,即所謂「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
古代學琴場所也有講究,如先秦時「皆於東序」,「序」即學校。在禮樂課上,不僅要學彈琴,還要研習其他樂器,同時也要學習包括琴在內的樂器技術。從《周禮·春官》記載來看,西周時,「小師」負責這方面的管理和教學,「掌教鼓鞀、柷、敔、塤、簫、管、弦、歌」,其中的「弦」包括琴、瑟等在內。「小師」的主要工作,一是實踐,為周王家的祭祀奏樂活動服務,二是教授,參與教學活動。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古人學琴尤重名師,琴藝一流的名家很受尊重。據漢桓譚《新論》記載,「黃門工鼓琴者,有任真卿、虞長倩能傳其度數、妙曲遺聲。」任真卿、虞長倩都是當時的名家,在樂府內外傳藝授徒。還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中原地區的琴學水平高、名師多,漢朝時有的外域貴族會將孩子送來學琴。《漢書·西域傳》記載:「時烏孫公主遣女來,至京師學鼓琴。」
◆古代孩子學琴如何「苦練」?
《二香琴譜》:「汝老老實實彈去……有不期然而然者」
琴聲好聽,但學琴不易。現代許多家長都知道孩子「學琴苦」,但同時又要求孩子「苦學琴」。其實學琴就是要練,古代天才琴家都是苦練出來的。
早在先秦時,人們已明白學琴與苦練的關係。有的盲人琴家看不清黑白,但彈琴時技巧非常高超,指法純熟,不會彈錯一弦。為什麼?《淮南子·修務訓》給出的結論是:「服習積貫之所致。」意思是說,長期的練習,讓琴家熟能生巧。
唐朝人在學琴時尤其強調刻苦與勤奮,很多琴家都是苦練而成的,著名的「竭豆練琴」軼事就是出自晚唐著名琴家陳拙。
陳拙有極高的音樂天賦,在今天看來就是「音樂天才」。但陳拙認為,天才也需要苦練。陳拙每向老師學習一首新曲子時,便會取來一升豆子,彈一遍拿走一粒豆子,直至豆子全拿完了,才停下不練。此即所謂,「每擬一弄,師有明約:『竭豆一升,標為遍數』。」「竭豆練琴」雖有誇張之處,但古代前輩操琴高手都是這樣練出來的,故陳拙說:「其勤如此,而後有德也。」
「苦練」亦被後世奉為學琴寶典。清朝琴家、《二香琴譜》作者蔣文勛稱,他當年跟老師韓桂學琴時,老師便對他說:「汝老老實實彈去,工夫既至,純熟之後,有不期然而然者。」
古人學琴也講究方式方法,如明清時琴家便強調指法練習。明朝琴家楊表正認為,彈琴有劈、托、抹、踢、吟、猱、鎖、歷之法,「左手吟、猱、綽、注,右手輕、重、疾、除。」清朝琴家蔣文勛在談了左右手的彈法之後稱,「彈琴之妙,全在左手」。
如果不認真學琴,情況會如何?或將遭到老師的體罰。據《左傳·襄公十四年》,當年衛獻公給其寵妾請了當時著名的琴師、樂工師曹教她彈琴,「使師曹誨之琴」,但她總彈不好,結果被鞭打,此即所謂「師曹鞭之」。從《左傳》所記可見,老師教學是相當嚴格的。但衛獻公竟也找機會「鞭師曹三百」,此乃後話。(據《北京晚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