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8 August 2017

論陸九淵《易》說 2014/12/1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內容提要】南宋哲學家陸九淵的「心學」思想體系中,多有依傍《易》論、融匯《易》理者在。對《周易》這部經典,陸九淵雖然沒有進行系統的闡釋,卻以隨機指點的「圓而神」的形式,發揮了許多精闢的論說。「無極」「太極」之辯、「乾坤易簡」的原則性觀念、「三才之道」的哲理內涵、《復》《艮》二卦及「三陳九卦」的義理精蘊、《周易》經傳所示社會人事觀等,構成了陸九淵《易》說的最主要內容。
關 鍵 詞】陸九淵/周易/太極/三才之道
南宋哲學家陸九淵所創立的「心學」思想體系,可謂獨特而精微,古今學者,闡論多矣。本文之作,不在全面評價象山先生學說思想,僅對象山先生吉光片羽、隨機指點之《易》說進行梳理並加以評論,以明其依傍經典、取資於《易》的思想內容,或有助於從《易》學的角度來把握象山的學說思想。
一、道器一體論太極
陸九淵、陸九韶(梭山)兄弟與朱熹關於周子《太極圖說》中「無極而太極」之語的反覆論辯,是宋代哲學思想史上的一大公案。筆者以為,欲明朱、陸之異同及陸九淵之「太極」觀,不妨先回溯、探析「周子太極圖」及《太極圖說》之意蘊。
「周子太極圖」旨在展示太極生陰陽,陰陽參合五行而生成男女、萬物的衍化模式。該圖自上而下分為五層:第一層,為一大圓圈「○」,代表化生萬物的最初本體(此即朱、陸論辯之關鍵處)。第二層,為黑白三輪圖(又稱「水火匡廓圖」),右標「陰靜」,左標「陽動」,黑白三圈輪廓環抱,象徵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一動一靜,陰陽交相運行。第三層,為五行交合圖(又稱「三五至精圖」),象徵陽變陰合而生五行。代表五行的五個小圈,既交繫於其上的三輪圖,象徵陰以陽為根,陽以陰為根;又自相聯繫,象徵五行相生而又往復循環不已。五小圈之下,又有一小圈與金、水、火、木相連,代表陰陽二氣、五行密切交合。第四層,也是一個大圓圈「○」,象徵陰陽、五行之所生成者皆稟男、女氣質,右標「坤道成女」,表明稟承坤道生成之物的氣質為「陰」;左標「乾道成男」,表明稟承乾道生成之物的氣質為「陽」;兩者相合,無非一個「太極」之理。第五層,也是一個大圓圈「○」,象徵通過以上四個程序,便化生出大自然中形態萬殊的物體,所以圓圈下標有「萬物化生」。而推究大自然萬物的本根,無論大小巨細,也不過一個太極而已。綜觀五層圖式,從太極的陰陽動靜到萬物化生,層層推進,其基本宗旨是用以表達作者對宇宙生成程序的一種推測。
與此圖相配合,周敦頤又撰寫了《太極圖說》,以解說圖形並闡述其中的哲學內涵。《太極圖說》前半部分(自篇首至「變化無窮焉」),論說宇宙的化生模式,分別闡釋五層圖式的含義;後半部分(自「惟人也」至終),論說人生應當遵循「太極」精微之理以為用,並引用《周易·繫辭傳》的辭句,證明「太極」之理的正確與精奧。
關於陸九淵兄弟與朱熹在「無極而太極」之語上的反覆論辯,陸九淵曾簡括介紹說:
《太極圖說》,乃梭山兄辯其非是,大抵言無極而太極是老氏之學,與《周子通書》不類。《通書》言太極不言無極,《易大傳》亦只言太極不言無極。若於太極上加無極二字,乃是蔽於老氏之學。又其《圖說》本見於朱子發附錄。朱子發明言陳希夷太極圖傳在周茂叔,遂以傳二程,則其來歷為老氏之學明矣。《周子通書》與二程言論,絕不見無極二字,以此知三公蓋已皆知無極之說為非矣。梭山曾與晦翁面言,繼又以書言之,晦翁大不謂然。某素是梭山之說。以梭山謂晦翁好勝,不肯與辯。某以為人之所見偶有未通處,其說固以己為是,以他人為非耳,當與之辯白,未可便以好勝絕之,遂尾其說,以與晦翁辯白,有兩書甚詳。(註:《與陶贊仲》,《陸九淵集》卷十五,第192-193頁。《陸九淵集》,宋·陸九淵著,鍾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月版,該書在後文之注中簡稱為《集》)
詳讀「朱、陸往復,幾近萬言,亦可謂無餘蘊矣」(黃宗羲語)的文字,應該說,對「周子太極圖」及《圖說》的根本意旨,朱、陸並無大的差異,他們主要是針對「太極」之上是否應當加「無極」的問題,就「太極」、「陰陽」、「極」、「中」、「理」、「道」、「器」、「氣」、「有」、「無」等概念展開論辯。蕭漢明教授曾就朱熹的「太極」觀進行細緻的分析,指出:朱熹「對『太極』一詞的規定大致有三方面的義蘊:一為至極之理,二為氣,三為理氣之合一。」(註:《周易本義導讀》第37頁,齊魯書社2003年10月版。)朱熹關於「無極」的闡釋,正與此有關。其實,朱熹本人極少使用「無極」這一概念,但他對「太極」的認識,又確有類似於「無極」這一層次的本原觀,所以他說:「周子所以謂之無極,正以其無方所、無形狀。以為在無物之前,而未嘗不立於有物之後;以為在陰陽之外,而未嘗不行乎陰陽之中;以為通貫全體,無乎不在,則又初無聲臭影響之可言也。」(《朱熹答陸九淵書·五》,《集》「附錄二」,第553頁)所以,朱熹「推本周子之意」說:「不言無極,則太極同於一物,而不足為萬化之根本;不言太極,則無極淪於空寂,而不能為萬化之根本。」(同上)
陸九淵對於「太極」的認識與把握,除了從文意、思路上說明「以『無極』加於太極之上」非周子所為而顯然是朱熹「蔽於老氏之學」外,他所強調的是:
《易》之《大傳》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又曰:「一陰一陽之謂道。」一陰一陽已是形而上者,況太極乎!曉文義者舉知之矣。自有《大傳》,至今幾年,未聞有錯認太極別有一物者。
此理乃宇宙之所固有,豈可言無?
極亦是此理也,中亦是此理也。……此理至矣,外此,豈更復有太極哉?
「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簡矣。」太極亦何嘗隱於人哉?(《與朱熹》,《集》卷四,第20~31頁)
不難看出,本著「心學」的觀念,陸九淵的「太極」觀顯然也是「易簡」的,即:太極即理,人心即理,所以無須分別,也無法分別,此外別無他理存在,《周易·繫辭傳》已說得明明白白,故而,以「無極」加於太極之上,純為多餘而徒增紛擾。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在陸九淵的「心學」思想體系中,作為世界本原的,仍然是「太極」之道與氣,而非易被後人誤認的「心」。他說:
《易》之為道,一陰一陽而已。先後、始終、動靜、晦明、上下、進退、往來、闔辟、盈虛、消長、尊卑、貴賤、表里、隱顯、向背、順逆、存亡、得喪、出入、行藏,何適而非一陰一陽哉?奇耦相尋,變化無窮,故曰「其為道也屢遷。」(同上)
太極判而為陰陽,陰陽播而為五行。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五奇天數,陽也;五偶地數,陰也。陰陽奇偶相與配合,而五行生成備矣。故太極判而為陰陽,陰陽即太極也。陰陽播而為五行,五行即陰陽也。充塞宇宙之間,何往而非五行?(《大學春秋講義》,《集》卷二十三,第281~282頁)
類似的闡述在別處亦曾見之。應該說,陸九淵的世界本原觀在其「太極」觀中已經基本闡明:宇宙自然與社會人事的種種形而下的顯現,是客觀存在的「太極」、「一陰一陽」之道、之氣變動衍化而來。從這個關鍵性的認識上看,陸九淵仍然是持「氣化論」的本原觀,並非以「心」(「聖人之心」及「吾心」)為本原的所謂「主觀唯心主義」論。至於陸九淵「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滿心而發,充塞宇宙,無非此理」(《語錄上》,《集》卷三十四,第423頁)等語,應屬於體悟道體、把握世界的認識論層面的闡釋,實不可據以誤判陸九淵的世界本原觀。
二、易簡功夫終久大
象山先生示著書。「或勸九淵著書,曰:『《六經》注我,我注《六經》。』又曰:『學苟知道,《六經》皆我註腳。』」(《宋史》本傳),但陸九淵的《易》說,卻如珠玉散落而光華自輝——自然,這種光華帶有其「心學」思想體系之獨特性。其中,《周易》「乾坤易簡」說是對陸九淵具根本性影響的原理性觀點,也是陸九淵《易》說之核心。
《周易》之蘊涵博大而精深,但乾坤之化育卻易知而簡能。這是《易傳》所強調的「乾坤易簡」的原理性觀點。從《周易》用以表達豐富哲理的方式來看,它以最簡單的陰、陽爻畫形式,象徵內涵至為廣泛的萬物屬性。六十四卦符號及卦爻辭文字,亦均以象徵喻意為其特色,所謂「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這是《周易》在表現形式上的「易簡」。陸九淵對《周易》的認識,最為重視其「易簡」之義。他說:
後世言《易》者以為《易》道至幽至深,學者皆不敢輕言。然聖人贊《易》則曰:「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與曾宅之》,《集》卷一,第4頁)
陸九淵重視「乾坤易簡」原理性觀點的意旨所趨,正與其「心學」思想體系以及「求諸本心」的修養功夫密切相關。他說:「天下之理,將從其簡且易者而學之乎?將欲其繁且難者而學之乎?若繁且難者果足以為道,勞苦而為之可也,其實本不足以為道,學者何苦於繁難之說?簡且易者,又易知易從,又信足以為道,學者何憚而不為簡易之從乎?」(《語錄上》,《集》卷三十四,第423頁)因而陸九淵與友人、門生論為學進德,常引「乾坤易簡」說作為經典依據,如:
為學不當無日新。《易》贊乾坤之簡易,曰:「易知易從,有親有功,可久可大。」然則學無二事,無二道,根本苟立,保養不替,自然日新。所謂可久可大者,不出簡易而已。(《與高應朝》,《集》卷五,第64頁)
「乾坤易簡」的原理性觀點,貫穿在陸九淵的《易》說中,也滲透到陸九淵言行的諸多方面。他主張「讀書不必窮索,平易讀之,識其可識者,久將自明,毋恥不知。子亦見今之讀書談經者乎?歷敘數十家之旨而以己見終之。開闢反覆,自謂究竟精微,然試探其實,固未之得也,則何益哉?」(《語錄下》,《集》卷三十五,第471頁)他曾以《離》卦六爻為例來說明「明理」的問題:
此理塞宇宙,誰能逃之?順之則吉,違之則凶,其蒙蔽則為昏愚,通徹則為明知。昏愚者不見是理,故多逆以致凶;明知者見是理,故能順以致吉。說《易》者謂陽貴而陰賤,剛明而柔暗,是固然矣。今《晉》之卦,上離以六五一陰為明之主,下坤以三陰順從於離明,是以致吉,二陽爻反皆不善。蓋離之所以為明者,明是理也;坤之三陰能順從其明,宜其吉無不利。此以明理順理而善,則其不盡然者亦宜其不盡善也。不明此理,而泥於爻畫名言之末,豈可以言《易》哉?陽貴陰賤剛明柔暗之說,有時而不可泥也。(《語錄上》,《集》卷三十四,第418~419頁。另,《集》卷二十一中的《雜著·易說》亦載此言)
《離》卦六爻的明、暗、貴、賤,與通常的《易》例(崇陽抑陰,故陽貴陰賤、剛明柔暗)有別,陸九淵認為其關鍵在於「明理」與否,而這一分析,又可說明讀《易》本身就要「明理」,不可陷入拘泥呆板的形式。對於《繫辭傳》的理解,他也強調「易簡」性地「挈其總要」。在答門生問時,他說:
蒙問致知知止、正心誠意、知至至之、知終終之次序,深切慨嘆!……蓋《易》言知至、知終是總說,不是說每事。蒙問謾及之,不必滯泥。大抵讀古人書,若自滯泥,則坦然之理翻成窒礙疑惑。若滯泥既解,還觀向之窒礙疑惑處,卻自昭然坦然。(《與曹立之》,《集》卷三,第39~40頁)
陸九淵在《挽石子重》詩中稱頌亡友「簡易以便民,上下交相孚」(《集》卷二十五,第301頁),聯繫到《宋史》本傳中關於陸九淵知荊門軍時政寬令簡有異績的記載,可見他也以「簡易以便民」為尚。
「易簡功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這是陸九淵最為人們所熟知的詩句。「易簡功夫」是陸九淵「心學」思想體系的重要支點,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周易》「乾坤易簡」說,是陸九淵建立其「心學」思想體系、闡發其「明心」修養功夫的直接的、顯性的經典依據;同時,陸九淵也以其「心學」思想體系、「明心」修養功夫的內容,為「乾坤易簡」說增添了新的內涵。
三、戴天履地作主宰
「三才之道」說,源於《周易·繫辭傳》,其本意是對卦形六爻的象徵意義的闡解:《易》卦六爻中,初、二爻象徵地,三、四爻象徵人,五、上爻象徵天,歷代《易》學家多用此義例。但同時,「三才之道」又作為哲學的命題出現,其重大意義超越了單純的對六爻象徵性的闡解。「三才之道」的論說,在肯定「天地」具有「萬物資始」、「萬物資生」之價值的同時,也凸顯了戴天履地的「人」的主體性地位。《周易》「三才之道」說,同樣也成為陸九淵「心學」思想體系的經典依傍。
陸九淵論《易》之創製及其意義說:「塞宇宙一理耳。上古聖人先覺此理,故其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於是有辭、有變、有象、有占,以覺斯民。後世聖人,雖累千百載,其所知所覺不容有異。曰『若合符節』,曰『其揆一也』,非真知此理者,不能為此言也。所知必至乎此,而後可言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業,斷天下之疑。」(《與吳斗南》,《集》卷十五,第201頁)這裡,陸九淵引用《繫辭傳》的辭句,說明聖人創製八卦,就是聖人先覺了「塞宇宙」之「一理」,而以辭、變、象、占顯示。陸九淵在早年所作的一篇以《易》辭「天地設位聖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為題目的「程文」(科舉文)中,曾闡論《周易》「三才之道」說:
位乎上而能覆物者,天也;位乎下而能載物者,地也。天地能覆載萬物,而成其能者則有待乎聖人。……聖人參天地而立,成天地之能。……天之高也,日月星辰系焉,陰陽寒暑運焉,萬物覆焉。
地之厚也,載華岳而不重,振江河而不泄,萬物載焉。天地之間,何物而非天地之為者?然而覆載萬物之能,猶有待於聖人。(《集》卷二十九,第342~343頁)
此篇因「程文」的「限題」,突出的是「聖人成能」,但是,依陸九淵之說,人皆可以為堯舜,所以,言聖人亦即言眾人,所以,在另一篇「程文」《天地之性人為貴論》中,陸九淵稱:「人生天地之間,稟陰陽之和,抱五行之秀,其為貴孰得而加焉!」(《集》卷三十,第347頁)
陸九淵從「三極皆同此理」(《與趙詠道·四》,《集》卷十二,第161頁)推闡開來,明確地把「三才之道」作為其「心學」思想體系的基點之一,宣稱:「此理在宇宙間未嘗有所隱遁。天地之所以為天地者,順此理而無私焉耳。人與天地並立而為三極,安得自私而不顧此理哉?」(《與朱濟道》,《集》卷十一,第142頁)而下列幾處相關論說,均引用或化用了《易》辭:
道塞宇宙,非有所隱遁,在天曰陰陽,在地曰剛柔,在人曰仁義。故仁義者,人之本心也。孟子曰:「存乎人者,豈非仁義之心哉?」又曰:「我固有之,非由外鑠我也。」愚不肖者不及焉,則蔽於物慾而失其本心;賢者智者過之,則蔽於意見而失其本心。故《易大傳》曰:「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與趙監》,《集》卷一,第9頁)
此理充塞宇宙,天地鬼神,且不能違異,況於人乎?誠知此理,當無彼己之私。(《與吳子嗣.八》,《集》卷十一,第147頁)
此道充塞宇宙,天地順此而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順此而動,故刑罰清而民服。(《與黃康年》,《集》卷十,第132頁)
以上第一處,是化用了《說卦傳》的辭句並引用《繫辭傳》的辭句;第二處,是化用了《乾文言》的辭句;第三處,是化用了《豫》卦《彖傳》的辭句。這些,無論是語言形式本身,還是其中蘊涵的思想內容,都有力地支持了陸九淵的學說思想。
通過「三才之道」說來突顯出人的主體性地位,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具有積極意義的命題。陸九淵所言如「上是天,下是地,人居其間。須是做得人,方不枉」,「人須是力量寬洪,作主宰」,「須還我堂堂地做個人」等(均見《語錄下》,《集》卷三十五,第450、453、447頁),雖皆平白之語,卻透出剛大豪邁的氣魄。
當代學者方東美先生曾指出:「中國人做人,決不是枝枝節節的只做人的這一邊,做人的那一邊,或只做一個完人的幾分之幾,而是要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人完人!中國偉大的哲學家最看不起『小人』——自甘墮落的人,這小人只是完人的小數點,瞬即萎縮消逝,只有真正的人——真人、至人、完人、聖人,才是道德人格中最值珍貴的理想。」(註:方東美:《中國的人生觀》,轉引自黃克劍主編《方東美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陸九淵的言論中,也體現出了這種道德理想主義的濃郁色彩。
四、復見天心艮知止
筆者認為,作為宋代《易》學特色的「索引」,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值得注意,那就是:《周易》六十四卦中,受到宋儒特別重視、並得到最多闡述的,是《復》卦與《艮》卦,他們或以《復》卦為《易》之「門戶」,「心」之「樞機」,或以《艮》卦為《易》之「歸結」,「德」之「要義」。陸九淵也和其他宋儒一樣,頗重視《復》、《艮》二卦之義理精蘊。
《復》卦,象徵「回復」。其象為下震上坤,五陰在上而一陽來復,喻示著事物正氣回復、生機萌發,故《彖傳》稱「利有攸往,剛長也」,更贊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此句尤其成為宋儒將天地化育萬物之「仁心」與人類美善純正之「良心」相牽合融通的聯結點。在省試的「程文」《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中,陸九淵就以「復」作為闡發的中心意旨,寫道:
滌人之妄,則復乎天者自爾微;盡己之心,則交乎物者無或累。蓍卦之德,六爻之義,聖人所以復乎天交平物者,其何至耶。以此洗心,則人為之妄滌之而無餘。人妄既滌,天理自全,退藏於密微之地,復乎天而已。由是而吉凶之患與民同之,而己之心無不盡。心既盡,則事物之交,來以神知,往以知藏,復何累之有哉?妄滌而復乎天者自爾微,心盡而交乎物者無或累,則夫蓍卦六爻之用,又豈可以形跡滯?而神知之說,又豈可以荒唐窺也哉?「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意如此。(《集》卷二十九,第340頁)
上引只是此篇的「破題」部分,它以「復,其見天地之心乎」的義理貫穿,即可見「文意俱高」。這雖是一篇科舉文章,但也體現了陸九淵重「復」的思想觀念。
前文已述,陸九淵在為學進德的修養上倡導「易簡功夫」,但他也注意到了人們因「懈怠廢放」所帶來「為積習所乘」的危害性,因此,他指出:
易簡之善,有親有功,可久可大,苟不懈怠廢放,固當日新其德,日逐和平之樂,無復艱屯之意。然怠之久,為積習所乘,覺其非而求復,力量未宏,則未免有艱屯之意。誠知求復,則屯不久而解矣。此理勢之常,非助長者比也。頻復所以雖厲而無咎,仁者所以先難而後獲也。若於此別生疑惑,則不耘、助長之患,必居一於此矣。當和平之時,小心翼翼,繼而不絕,日日新又日新,則艱屯之意豈復論哉?(《與楊敬仲·二》,《集》卷五,第65~66頁)
這裡,陸九淵提到了「艱屯」和「求復」,「屯」有「難」義,「復」為回復,而「頻復所以雖厲而無咎」,指的是《復·六三》爻辭「頻復,厲無咎」。「誠知求復,則屯不久而解矣。此理勢之常,非助長者比也」,這是對「復」的充分肯定。在陸九淵看來,「復」,具有針對人性弱點進行救治的重大意義。他說:「《易》稱顏子之賢曰:『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由是觀之,則顏子亦不能無不善處。今人便欲言行無一不善,恐無是理。」(《與張季忠》,《集》卷七,第93頁)「賢如顏子猶未至於不思不勉,曰『三月不違』,則猶有時而違也。曰『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則言其不遠復也。」(《與郭邦逸》,《集》卷十三,第171頁)。陸九淵指出:即使賢如顏回,也有違仁之時、不善之處,更何況芸芸眾生?但是,只要能及時回復正道、找回仁心,就可以「無祗悔」而至「元吉」。
《艮》卦,象徵「抑止」。其象為兩艮重疊,而艮乃一陽在上,二陰畜其下。《艮》卦辭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其《大象傳》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程頤《周易程氏傳》釋曰:「君子觀《艮》止之象,而思安所止,不出其位也。位者,所處之分也。萬事務有其所,得其所,則止而安;若當行而止,當速而久,或過或不及,皆出其位也。況逾分非據乎?」楊萬里《誠齋易傳》分三個層次分析曰:「大哉止乎!有止而絕之者,有止而居之者,有止而約之者。『艮其背』,所以絕人慾而存天理,此止而絕之也;『時止時行』,必止乎道,此止而居之也;『思不出其位』,而各止其分,此止而約之也。」由此可見宋儒闡發《艮》卦義理之大概(註:參見黃壽祺、張善文撰《周易譯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432頁)。
陸九淵重視並闡說《艮》卦義理,既有與其他宋代學者相同之處,也有他從「心學」的思想體系出發的獨特理解。在給門生鄧文范的復函中,陸九淵引《大學》中「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闡說「止」的重要意義,然後說:
汝初信問讀《易》之法,誠知所止,則其於往訓如歸吾家而入吾門矣。(《與鄧文范》,《集》卷一,第11頁)
陸九淵是如何認識「艮止」之義理呢?門人嚴松記錄了一則陸九淵自述的逸事:
復齋看《伊川易傳》解「艮其背」,問某:「伊川說得如何?」某云:「說得鶻突。」遂命某說,某云:「『艮其背,不獲其身』,無我;『行其庭,不見其人』,無物。」(《語錄上》,《集》卷三十四,第419頁)
程頤(伊川)在《周易程氏傳》中,對《艮》卦「抑止邪欲」之義解說頗詳盡,但陸九淵認為程說不夠明快,他自己的解說僅四字,曰「無我」,曰「無物」。他曾說:「有己則忘理,明理則忘己。『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則是任理而不以己與人參也。」(《荊州日錄》,《集》卷三十五,第473頁)他又曾說:「心正則靜亦正,動亦正;心不正則雖靜亦不正矣。若動靜異心,是有二心也。」(《與潘文叔》,《集》卷四,第57頁)「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欲也,是為不識艮背行庭之旨。」(《語錄上》,《集》卷三十四,第425頁)這些都是他基於「心學」思想體系的具有特色的理解與闡發,是與「無我」、「無物」之說相互聯繫、相互補充的。
《周易·繫辭傳》中有「三陳九卦」的論說,先是總論《易》為「憂患」之作,然後取六十四卦中的九卦,三次反覆陳說,以窺探作《易》者防憂慮患、進德修業的思想。唐儒孔穎達指出:「六十四卦悉為修德防患之事,但於此九卦最是修德之甚,故特舉以言焉。」(《周易正義》卷十二,四庫全書本)陸九淵也曾對「三陳九卦」進行詳細的闡解(詳見《陸九淵集》卷三十四,《語錄上》,其文頗長,此不贅引),其說與前儒在義理上並無根本性的差別。陸九淵所作闡解的特色,在於特別重視與「求其本心」相關的《履》、《謙》、《復》這三卦,曾多次發精妙之論,如:「《履》,德之基;《謙》,德之柄;《復》,德之本。得罪於《履》,得罪於《謙》,難以言《復》矣。」(《與包敏道·二》,《集》卷六,第86頁)他又曾說:「與此(指致學、明道、自達)有志,於此有勇,與此有立,然後能克己復禮,遜志時敏,真『地中有山』,《謙》也。不然,則凡為謙遜者,亦徒為假竊緣飾,而其實崇私務勝而已。」(《與姪孫濬》,《集》卷一,第13頁)他在《荊州日錄》中寫道:「『《履》,德之基』,是人心貪慾恣縱,《履》卦之『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其志既定,則各安其分,方得尊德樂道。『《謙》,德之柄』,謂染習深重,則物我之心熾,然『謙』始終能受人以虛,而有入德之道矣。」(《荊州日錄》,《集》卷三十五,第472頁)據《陸九淵集》卷三十六《年譜》「淳熙二年乙未」記載:
朱(熹)呂(祖謙)二公話及九卦之序,先生因言之。大略謂:「《復》是本心復處,如何列在第三卦,而先之以《履》與《謙》?蓋《履》之為卦,上天下澤,人生斯世,須先辨得俯仰乎天地而有此一身,以達其所履。其所履有得有失,又繫於謙與不謙之分。謙則精神渾收聚於內,不謙則精神渾流散於外。惟能辯得吾一身所以在天地間舉措動作之由,而斂藏其精神,使之在內而不在外,則此心斯可得而復矣。次之以常固,又次之以損益,又次之以困,蓋本心既復,謹始克終,曾不少廢,以得其常,而至於堅固。私慾日以消磨而為損,天理日以澄瑩而為益,雖涉危陷險,所遭多至於困,而此心卓然不動,然後於道有得,左右逢其源,如鑿井取泉,處處皆足。蓋至於此則順理而行,無纖毫透漏,如巽風之散,無往不入,雖密房奧室,有一縫一罅,即能入之矣」。二公大服。(《集》卷三十五,第490~491頁)
在陸九淵看來,從《履》之踐行開始,到《謙》之品德,然後到《復》見本心,是道德修養進程中精妙的環節。黃宗羲、黃百家父子及全祖望編撰的《宋元學案》,在卷五十八《象山學案》中,特地採錄了這則佚事,可見黃宗羲等對陸九淵此論的重視。應該說,這是陸九淵在解說過程中融注進「心學」思想觀念而生髮出的頗具特色的認識,因而對「三陳九卦」義理內涵有創造性、擴充性的發揮。
除上述《易》說外,陸九淵還常常化用《易》辭、簡括《易》旨來說理論事,體現出「應答無方,隨機指點」的「圓而神」的智慧,可另文申述。
綜觀陸九淵的《易》說,或因「無極」「太極」之辯而論本原之體,或從「乾坤易簡」的原則性觀念中獲得深刻啟示,或引申發揮「三才之道」的哲理內涵,或借《復》《艮》二卦及「三陳九卦」的義理精蘊闡明「明體見心」的修養功夫,均依傍《周易》這一經典,以隨機指點的「圓而神」的形式,發之以精當切要之論,由此顯示了獨特的思想文化價值。有明乎此,則有助於全面地理解、認識陸九淵其人及其學說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