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7 August 2017

古琴更應發「今」聲 2015/03/24 來源:京報網

見存「琴曲集成」中的三千餘首琴譜,長為三尺六寸五的鳳身、天圓地方的外形,七弦十三徽位以及「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的文化傳統等,都說明古琴是來自古代的中國藝術。但它在面對今人審美選擇時,又不得不附麗時代的內容與形式,究竟是注重外在形式之變還是強調內在語言之變,才是古琴適應時代傳承的最好選擇呢?各方說法不一,傳統琴家如劉赤城等普遍持「不變說」,即只要保持既有傳統即可。上海古琴家兼理論家的戴微感嘆,古琴現在的「熱」是表面上的,其實傳承很「冷」。其熱表現為不僅出現在各種影視劇之中,還由張震於今年春晚舞台上瀟洒走一回;其冷表現為影視劇對古琴的不懂:從擺放形式到演奏手法常會錯得千奇百怪,舞台上的古琴也多成為標籤的飾物而已,普通觀眾更是注意不到外飾物的古琴存在。
古琴之變由來已久,至今不息,古琴應該保持古之傳統,更應順應時代審美而納新融奇。從形制發展來看,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古琴有五弦、十弦之異,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漢初古琴有七弦者,魏晉琴曲中出現有古琴徽位,唐代又形成各種琴體制式,其後裝飾更為多樣,日本正倉院珍藏的古琴鑲嵌有貝殼、玉器等。從音樂內容發展來看,從先秦琴人對作品創作的不懈追求開始,獨奏、弦歌、琴簫合奏的形式之上,新作品創作及其時代審美融會方興未艾,先秦大儒推崇的《高山》、《流水》及其彈奏的「得心應手」境界至今令人稱道;漢魏賢人嵇康意欲止息的《廣陵》和才女蔡琰托思的《胡笳》因其大美與悲美為世代庶民抒懷寄情;唐代士大夫陳康士的《離騷》、潘庭堅的《搗衣》及琴派的產生標誌著唐琴的高峰發展;宋元浙派郭沔、徐天民的《瀟湘水雲》、《泛滄浪》中的雲騰煙渺托語的是民族憂思;明清以熟派嚴天池、徐青山的「清微淡遠」琴風及《松弦館》、《大還閣》等譜集的刊行,加上所推出的《平沙落雁》等琴曲,可見其時琴派、琴譜集的繁盛,琴藝成熟、譜集方興,都說明中國古代琴樂的技藝流派、美學理論、譜集文獻達到了頂峰。
當代琴家戴曉蓮認為,一個時代應該有一個時代的古琴之聲,琴家不能滿足於享用前人的遺產,要在傳承經典的同時不斷地創作與再創作,為後人留下所屬時代的琴聲。循此初衷,她近年來不斷推出各種形式的古琴藝術活動,現身說法,演奏於大學講堂、劇院音樂會、琴人雅集,更以古琴新作品徵集為突破口而來探尋具有一定「時代色彩的古琴音樂」,尤其是去年歲末舉行的「當代古琴音樂周」,可以說是一次匯集經典、聚賢新人、普適大眾的集中古琴集會,引起業內外古琴人的廣泛參與和評議。
「當代古琴音樂周」在突顯「當代」精神內涵的宗旨下,眷顧古典琴曲傳承和新人新作推廣,全面地體現了當代琴家面對時代新語境的社會反思和學術追求,為古琴專業人士家、愛好者和學習者搭建了一個交流研討的平台。活動中的當代古琴重奏作品(決賽)音樂會從眾多參賽新作中遴選出十部作品進行現場演奏評獎。上海古琴研究會專場音樂會在「把遺產交給未來」的思想指導下匯集了《風雷引》、《長清》、《流水》、《秋塞吟》、《長相思》、《烏夜啼》等古曲,但它們均被予以了重奏式的改編,挖掘了多聲部音樂空間。當代古琴作品多媒體音樂會以創作年代為序匯聚的當代琴曲《勝利操》、《春江花月夜》、《躍進歌聲》、《春風》、《一閃燈花墜》、《山水情》、《禪思》、《沉思的旋律》、《古舞》以及李祥霆「即興演奏」的創作,運用多媒體對音樂意境和空間的挖掘與衍展,再加上名家薈萃、名嘴解說,音樂會絕佳地吸引了觀眾的興趣。當代古琴發展研討會邀請了音樂理論家、作曲家、演奏家對古琴新創作中重奏的可行性發展予以了研究、交流。音樂周以多層次需求而呈現的多樣態古琴藝術獲得了參與者的高度肯定,其實,這樣的探索在近年來一直被琴家們不斷實踐著。
正如作曲家朱曉谷所言,重奏的形式、新銳的語言等現代手法都不是問題,關鍵在於用得恰當。古琴需要吸引現代觀眾,尤其是青年樂迷。這種吸引不能僅停留於遷就甚至獻媚的表面淺層,應該從形式到內容的時代語境需求中挖掘新法。
□王安潮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