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7 August 2017

古琴之斫琴演化 2014/07/04 來源:秀秀茶書院

琴究竟最早產生於何時,現在還是一個謎。古代或傳說神農氏所創,或傳說伏羲所作,還有傳說堯、舜所作的。遠古傳說難為信憑,但它們暗示著古人相信琴的出現非常遙遠,則應符合事實。


(一)、先秦以前

目前考古發現的先秦至西漢初的古琴實物,數量還很少,它們都出土在原楚國範圍內的湘、卾兩省。這些琴形制基本相同,但與今天習見的形制有很大不同。它面板與底板分離,演奏時浮擱在一起;面板又分為半箱體和是實木長尾兩部分,尾端稍上翹,末端有過弦凹口(龍齦);背面有一長方形足池,安有一方形繫弦軸(雁足)。它們面板上也還沒有標示泛音位置的琴徽,有效弦長(隱間)也明顯短於後世。可稱它們為半箱式的一足無徽琴。它們有弦一至十根不等,說明尚未形成七弦定製。例如,湖北隋縣戰國初期曾侯乙墓出土琴十弦;湖南長沙五里牌戰國晚期墓出土彩繪琴(嚴重殘損),九弦或少於九弦;七弦琴的實例則有湖北荊門郭店村一號戰國中期墓琴,和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西漢初期墓琴。

從體積較小、琴面浮擱、面板不甚平整、岳山較低、弦距較窄等特點看,此時琴的發音質量、音量還有很多不足,也不適於快速而複雜的指法。



(二)、秦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

今天習見的合體全箱式、兩足七弦、面有十三徽的古琴,其形制應是在漢晉南北朝時期確立的。

四川綿陽出土的東漢彈琴俑所持之琴,彌補了出土先秦古琴與今天七弦琴音箱形制間的重要缺環,它們均是長條形全箱式琴,又分頭寬尾窄的長條形和具有內收弧形琴項的長條形兩種。



曾侯乙墓十弦琴圖

曾侯乙墓十弦琴 戰國早期 全長67cm 面板長41.2cm 寬18.1cm 1977年湖北隨縣(今隨州市)擂鼓墩1號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藏 此琴面板浮扣在底板上形成共鳴箱,尾部是一實體。岳山上有十條弦槽,可采弦十根,琴面不平,略呈波浪式起伏,尾端翹起。演奏時,只能彈散音(空弦音)、泛音或幅度較小的滑音。

《斲琴圖》

東晉顧愷之(約公元346-407年)所繪《斲琴圖》中有兩種古琴,它們也都是全箱式,雖琴身出現了額、頸、肩等區分,但圖中兩種古琴造型仍與宋漢彈琴俑大體一致。這一樣式的琴體還見於河南鄧縣北朝彩繪畫像磚墓出土的《商山四皓圖》,說明古琴初見於東漢的這一形制,一直保留在東晉南北朝時期。陝西三原唐初李壽墓線刻壁畫伎樂圖中,有抱琴、彈琴圖像各一,琴式則與《斲琴圖》中琴基本相同,可以看到一種傳統的古琴式樣是會延續很久的。

南京西善橋等地南朝齊、梁大墓磚印「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壁畫山的琴,具備全箱式特點而又呈現為新的樣式,即音箱從東晉的內收弧形項的長條形,發展為方頭、闊肩、收尾形態,這種樣式的音箱能進一步改善琴的音響效果。

琴徽的出現大約早在西漢前期稍晚,即公元前二世紀上半。西漢枚乘 (?-公元前140年)的名賦《七發》,曾提到用龍門之桐制琴,用野蠶之絲製弦,並以「九寡之珥為約」。從上下文意看,用珥做的約,本是箭靶的中心,這裡相當於徽。更明確提到徽的是晉嵇康 (公元223一262年)《琴賦》「徽以鍾山之玉」這句話,但徽數則不詳。

有徽之琴的最早圖像材料,見於考古發現的南朝齊、梁陵墓磚印壁畫「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圖中,嵇康和榮啟期所彈之琴,琴面外側均列有十多個明顯的琴徽。可以認為,全箱式琴體和十三徽的定製,年代約在東晉或稍前,下限至遲不晚於南齊初年,即公元五世紀九十年代。

(三)、隋唐時期

唐代造琴工藝取得突出的成績,無論數量、質量都有空前的進展,民間出現很多造琴的能工巧匠。最受人們喜愛的斲琴名手,出自四川的雷氏家族,其中較早的是雷儼,曾在唐玄宗做過待詔,其後有雷霄、雷威、雷珏、雷文、雷會、雷遲等。雷威尤其著名,傳說他得到神人指點,又傳說他常在大風雪天去深山老林,以聽風吹樹木的聲響,從中辨取造琴良材。他們所斲之琴在大曆(公元766-779年)中被稱為「雷公琴」,「其岳不容指,而弦不先文;其聲出於兩池間。其背微隆,若薤葉然。聲欲出而溢,徘徊不去,乃有餘韻,其精妙如此」(宋蘇軾《雜書琴事》)。貞元(公元785-804年)時,成都雷氏所造之琴,「彈者之眾」。當時江南也出了沈鐐、張越等制琴名手,他們所制之琴也受到人們的喜愛。出自名手古琴,歷代好琴之士均視為傳世之珍,以至宋代便有不少人偽造唐代雷琴,這種作偽之風經曆元、明、清而延續到現代。也有少量唐琴珍品保存至今,盛唐雷氏所斲之「九宵環佩」琴(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專家認為不僅是傳世七弦琴中最古一件,也是唐琴最卓越的代表。



北齊校書圖

古琴確立今制之後,細部仍不斷改進,以臻完善。傳為唐初閻立本所繪的《北齊校書圖》(藏美國波士頓博物館)中的古琴,圓首闊肩,中部微狹,鳳翅以下收殺至尾,這一造型對改善琴的音響當更為有利。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渾圓。現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龍池、鳳沼的面板上貼有兩塊小桐木,作為假納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採用這種方法。唐琴的斷紋以蛇腹斷為多,也有冰紋斷、流水斷等。其表面漆灰則有墨、栗殼色兩種,有朱紅漆者皆為後人修補時所加。灰胎皆為純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兩側直至面板邊際,以防止上下板開膠。這些琴的邊長皆在120至125厘米之間。

專家們鑑定今存較為可靠的唐琴共十六張。在基本形制一致前提下,根據它們外形起伏收縮的不同特點,還可劃分為多種不同樣式。若按後代琴書中琴式分類,有伏羲式十六張、神農式一張、鳳勢式三張、連珠式兩張、師曠式兩張、列子式一張、仲尼式一張。因為僅有的一張仲尼式琴還是晚唐之作,看來東漢到中唐的八百年間,仲尼式琴並不很流行。只是中晚唐孔子又被儒家作為道統代表推崇之後,仲尼式古琴才逐漸時興起來,至兩宋大為流行,出現定於一尊的局面,其它樣式的琴反倒日益少見了。



宋代.海月清輝琴.仲尼式
晚唐的仲尼式琴,較之後世同類琴,還具有琴面較圓,腰部內收較深的唐琴共同特點。唐以後的仲尼式琴,除仿唐之作外,一般不具備這種特點。

隋唐以來,琴樂也受到許多王侯顯宦的愛好。隋文帝之子楊秀受封蜀王,曾「造琴千面,散在人間」。後來蜀地造琴名將輩出,或與此有關。唐代二十年為相的的李勉,好琴,家中自斲琴數百張,其中絕代之品「響泉」、「韻磬」自寶於家,曾撰《琴說》一卷。

(四)、宋元明清時期

宋代的古琴發生變化,全長128厘米,肩寬25厘米,琴身扁而長大,尺寸大於傳世唐琴,為北宋琴主要風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體形則逐漸扁平狹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聳而狹之狀,為南宋制琴的主要風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為主要制琴材料。斷紋有蛇腹斷、冰紋斷、流水斷等,牛毛斷則鮮見。灰胎仍以鹿角灰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見。北宋晚期還出現了八寶灰(即將金銀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後制琴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官方甚至設局制琴,即所謂「官琴」。

宋代帝王好琴者甚多。宋太宗趙匡義曾「增作九弦琴,五弦阮,別造新譜三十七卷。」後來各代皇帝也仿效改制一弦琴、二弦琴……直至九弦琴,南宋高宗趙構還特製盾形琴送臣下,以提示不忘武備。但這些改制並不受琴界接受,後世也無傳承推廣。



宋徽宗著力「搜羅南北名琴絕品」,專設「萬琴堂」珍藏,其中最名貴的是唐雷威所作「春雷」琴。後來金兵攻陷宋都開封,「萬琴堂」落入金人之手,金章宗尤喜「春雷」琴,不僅列為其「御府第一琴」,與自己形影不離,臨終還「挾之以殉」,可謂生死與共。

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間的過渡期製品,由於歷時比較短,現存的實物也比較少。

明代造琴之多盛況空前,不論皇帝親王還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寧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製作始於崇禎年間,據傳達四五百張之多,且式樣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編號刻款於腹內;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題 「仰長江水」詩文以及「潞國世傳」大印一方,皆用八寶漆灰。而進入清代以後,造琴數量雖然仍舊繁多,但是做工卻遠遠不及明朝。自木至漆都不可相提並論。明普通琴尚且要用鹿角霜大漆,而清琴許多竟然用瓦灰草草刷就。乃至如今所存古琴,明雖久遠,卻比清琴情況好。清琴許多腐朽剝落,不堪彈奏了。

宋明的古琴今存較多,一個重要原因是宋代以來官方和民間有大量的斲制,稱為「官琴」和「野斲」。例如明代內府曾集中名工巧匠成百上千的造琴。又如明潞王所造的「中和」琴數百張,今天也常能見到。當時制琴名家有馮朝陽、塗桂、張敬修、施彥昭等,同時一般有資歷的彈琴家也都有斲琴傳世的風尚,明清時期許多著名的琴家也都是斲琴能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