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7 August 2017

琴之六度:以琴說法 2016/09/08 來源:南普陀在線


《心經》之要義,示於六根六塵以悟道。六根六塵者,生命迷失於此,生命覺醒亦於此;自性沉淪於此,自性圓覺亦於此。由琴悟道,是以耳根聲塵契入佛法。竹禪和尚教誨:「以琴說法,大道無相,聞聲而入,衣缽流傳,因人說法。」是故「聲音之道可與禪通」,以琴修持六度,可「修其清凈貞正,而藉琴以明心見性」。
布施
布施,分享也。古時孟子見梁惠王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曰:「可得聞與?」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曰:「不若與眾。」(《孟子·梁惠王》)依聖人之教言,大樂在於分享,正如佛言「與樂」。樂者,樂也。聖人又言,「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禮記·樂記》),此樂之大義。斯為琴者,「夫天地之正音,聖人之靈器」(《太古遺音》),焦桐素弦為體,清泠雅音為相,用之以彰顯聖道,博施濟眾,「宣八風之氣,平天下之情」;其聲「淡而不傷,和而不遙」,使受者「欲心平」,「燥心釋」,身心輕安,法喜充滿,是謂布施。
持戒
佛經云:「精進持凈戒,猶如護明珠。」(《妙法蓮華經》)持戒可使「身心清凈,慧性明了」。(《四分律》)持戒乃修行之根本,其意在於收斂身心,清凈梵行,使明心見性,以證三昧。參禪如是,攻琴亦如是。是以,古時君子習琴,定要沐手焚香,肅正衣冠,藉以先凈化身心。琴以「作用精神,必志絕慮,情意專法……」;撫琴時,「置琴於前,身須卓然」,「視必端,聽必專,意必敬,氣必肅」,「無問有人無人,常如長者在前,身須端直,且神解,意閒,視專,思靜」。如此種種皆為琴家之戒,是以端正儀容,涵養精神,攝斂心神,以成三昧。正如《四分律》云:「持戒清凈,心不散亂,則得三昧成就。」是以,無論修持何種法門,無論參禪攻琴,戒乃修行成就之根本。
忍辱
《佛說四十二章經》:「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凈安樂,道不失矣。』」若道不失,必要身心調適,清凈安樂。如是則貴在「忍」字。忍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忍枯燥重複,年復一年之生活方式,日復一日之經言論調。但有大德開示:大乘經典需要一遍遍誦讀,一遍遍思考,從而啟發新知,從而升華超越。學佛如此,習琴亦如此。時間之遷移,歲月之流逝自會沉澱於內。佛說:「能忍則安。」(《百喻經》)忍乃平常之心,質直之心,調適之心。面對萬緣,風輕雲淡,泰然處之,自會「清凈安樂,道不失矣」。
精進
《菩提行經》云:「菩提住精進,懈怠遠離福。懈怠不精進,如毒宜自觀……輪迴苦可嫌,而從懈怠生。煩惱之舍宅,懈怠力牽入……精進為自他,此行汝不見,懈怠復睡眠,此如屠肆牛。」無論治學攻琴或參禪,「歲月磨練,瞥然省悟,則無所不通,縱橫妙用,而嘗若有餘」。(成玉澗《琴論》)恆住精進,歲月磨練者,需「踏破鐵鞋」之勇氣,「眾里尋她」之決心;無論稟賦,必經千錘百鍊,九死一生。日日磨練,歲歲磨練,待到功夫純熟,終可心意通達。然而,精進者絕非僅在指尖功夫。陸遊曾誡其子云:「汝果要學詩,功夫在詩外。」琴亦如此,禪亦如此,「道雖從智慧領悟,尤從澄定體合。必向身心切近日用動靜間沉細思察,方有真實開豁,當下受用。」(藕益大師宗論第二之二)——歲月磨練,動靜思察,遠離懈怠,此為道之精進也。
禪定
禪,靜慮也。蓮池大師有《竹窗隨筆》記載:「予聞古之善琴者,亦謂專攻三二曲,始得入妙。斯言雖小,可以喻大。佛言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是故心分二路,事不歸一。情專志篤,三昧速成。參禪念佛人不可不知。」制心一處,屏氣凝神,身心收斂,靜而思慮,是謂習琴之要也。如《誠一堂琴譜》所言:「琴為聖樂,君子涵養中和之氣,藉以修身理性,當以道言,非以藝言也。」琴之為道,是以使心寂靜而後合天地之正氣。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寂靜,可以生四時萬物;心寂靜,可以現般若智慧。蔡邕《琴操》有言:「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松弦館琴譜》云:「人遇之,不覺燥心平、奢心釋、競心忘者。」是以,琴之為道,使情專志篤,修身理性,反璞歸真。如佛所言:「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楞嚴經》)
般若
琴之般若境界,為意境之真空妙有。不著於相,但必由相契入。即空即有,二諦圓融;因緣和合,萬法歸一。《溪山琴況》有論:「音從意轉,意先乎音,音隨乎意,必先練其音;練其音,而後能洽其意……若吟若猱,圓而無礙,以綽以注,定而可伸。紆迴曲折,疏而實密,抑揚起伏,斷而復聯,此皆以音之精義而應乎意之深微也。」正是「空不異色,色不異空」。此象(音)外之意,如「拈花微笑」,言不可盡。有詩云:「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陶弘景《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琴境可以「移世界」,也可以「移我情」。古人撫琴,多為即興,沒有樂譜,面對萬境情動於中而成音。手起弦落,或「峨峨兮若泰山」,或「洋洋兮若江河」。無論高山流水,瀟湘水雲,空谷幽蘭,其象外之意都源於自性與天地的交融。自性本清凈圓覺,萬物自交相輝映。相傳伯牙習琴,久學不成,一日被師父騙至一孤島。在島上日日伴紅輪西墜,玉兔東升。終有一日仰天嘆道,原來日月星辰,山花林鳥,鳳鳴蝶舞,潮起瑛落,皆可入音。至此其藝成矣。佛法雲,萬物歸一,將生命中所有有限作無限延伸。有限,所以掙扎纏縛,二元對立;無限,所以圓融自在,天人和一。「圓融無礙」,「互即互入」,「萬法歸一」,此乃琴道之般若境界也。
結語
《金剛經》雲,「一切法皆為佛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楞嚴經》中,文殊菩薩有偈云:「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古來大德如夷中、知白、義海、則全、竹禪、空塵、明辰、逸梅、覺道,皆以琴入道,修得耳根圓通,是以《楞嚴經》云:「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欲取三摩地,實以聞中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