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8 August 2017

音樂能治病?妙用五音養五臟 2016/05/30 來源:華西晨網

 AirAsia
肝屬木,在音為角,在志為怒。」木的特性是柔順、舒展、向上生髮,對應柔美舒暢的角音,因此角調式音樂如春天般充滿生機,令人愉悅,典型的樂曲是《莫愁啊莫愁》。肝氣旺盛容易急躁、發怒的人,以及肝氣鬱結愛生氣、常嘆氣的人,女性常常伴隨乳房脹痛等症狀,聽這類音樂可以起到疏肝解郁、調和肝氣的作用。

受訪專家: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王旭東

音樂療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五音的產生源自於生活,例如:「商音出西方」,即西部地區流行高亢的商音,那裡的人普遍肺功能比較好;而在農耕文明發達的中原地區,人們最常接觸到的聲音是耕牛發出的「哞哞」聲,低沉如大地般敦厚。根據陰陽五行學說,通過對生活的質樸觀察,人們總結出古代五聲音階「角(jué)、徵(zhǐ)、宮、商、羽」,認為其分屬「木、火、土、金、水」,分別對應人體的五臟「肝、心、脾、肺、腎」,並逐漸形成以五音來調節人體機能的音樂治療。

音樂治療包括兩大體系,一是主動治療,即親身彈奏樂器和吟唱。即使不懂樂理,只要鍛鍊自己按照一定的節奏敲打器物,同樣可以起到主動治療的作用。臨床上使用這類方式治療躁狂型精神病、抑鬱症、老年痴呆症等疾病。另一個是被動治療,即音樂欣賞。但並非所有音樂都能產生音樂治療的作用,首先選取的音樂整體風格應該是舒緩的,音樂的情節性不能太強,其次是要保證一首樂曲的時間足夠長,大概20分鐘左右。例如臨床上常用大提琴獨奏曲《天鵝》來輔助降血壓。我的研究團隊曾在音樂治療的演示大會上進行測試,高血壓患者在現場接受20多分鐘的音樂治療後,血壓平均下降了20毫米汞柱。
陰陽五行學說中的「五音入五臟」,指的都是單音,我們現在的音樂治療是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強調的是調式,即五聲調式養五臟。

角調式音樂養肝。「肝屬木,在音為角,在志為怒。」木的特性是柔順、舒展、向上生髮,對應柔美舒暢的角音,因此角調式音樂如春天般充滿生機,令人愉悅,典型的樂曲是《莫愁啊莫愁》。肝氣旺盛容易急躁、發怒的人,以及肝氣鬱結愛生氣、常嘆氣的人,女性常常伴隨乳房脹痛等症狀,聽這類音樂可以起到疏肝解郁、調和肝氣的作用。


徵調式音樂養心。「心屬火,在音為徵,在志為喜。」火的特性是跳躍的、升騰的,對應風格明快、輕鬆活潑的徵音。徵調式音樂的特點是歡快喜悅、烘托出喜慶的氛圍,典型的樂曲如《春節序曲》。傳統的廣東音樂大多屬於這類風格,最具代表性的樂曲是《步步高》。此外,大部分兒童歌曲也屬於徵調式音樂,表達了一種積極樂觀的情緒。因此,心陽不振的人,如冠心病患者,存在胸悶、面色紫暗,容易怕冷等症狀,可以通過聽徵調式音樂來激發陽氣,改善心陽虛的症狀。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Ao6xQP.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