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7 August 2017

張熠:都市裡的斫琴者 2017/04/23 來源:北晨網


張熠 1963年8月生於北京西城,古琴斫琴師。
張熠,居於京城北四環的都市斫琴者。
因為夏日雨中一次與古典音樂的偶然邂逅,張熠萌發了自己對古琴全部的熱愛。為了成為一名優秀的斫琴師,張熠甚至關掉了自己一手開辦多年的公司。
一張古琴的好壞,往往取決於斫琴師個人水平的高低,而製作一把古琴,需要經過選料、制胚、槽腹、底板等上百個步驟,前後歷時一到兩年。「我做的琴,除了琴弦要買,其他所有部件都是我一人完成。對於每一張琴,我都了如指掌」,這背後,正是張熠對古法制琴的堅守。
「看著一塊朽木在自己的手中變成一個完美的藝術品,這是一種很大的享受」,張熠說:「古琴已經成為了我的主要生命,而我的生命依附於它。」
因簫聲打動而結緣古琴
在人生的前40年,張熠沒有想到過自己會成為一名斫琴者,甚至把琴視作自己下半輩子的生命。「家裡希望我走讀書這條路,但小時候我屬於那種學習一般,動手能力強,體育方面比較有優勢的孩子。」在張熠講述的故事中,自己前半生唯一與音樂的牽絆,大概就是高中時候學習吉他的生涯,「當時對音樂,特別是樂器演奏很有興趣。」
但對於當時的他來說,這不過是一段小小的插曲。經歷了高考失利的張熠人生很快走上了普通人的正軌,先是進入車輛廠工作,從工人轉入機關,再成為單位著重培養的二梯隊幹部。1992年,張熠又辭職下海,辦起了公司。「我是那種挺我行我素的一個人,雖然只是小公司,但也足夠支撐我個人自由行動」,在張熠看來,自己的這段生活,並沒有更多可以表述的地方。
轉折發生在2005年的夏日,某天,伴隨著淅瀝的小雨,張熠駕車前往紫竹院公園。在水榭的一所茶樓中,獨自品茶的張熠看著細雨敲打在朦朧的湖面之上,愜意非常,「當時隱約聽到遠處傳來簫音,我聽了覺得非常舒服,就這樣,一直痴痴地聽了幾個小時」,被簫聲打動的張熠沒能找到這位吹簫者,卻意外萌發了對古典音樂的興趣。回家以後,張熠開始四處尋找簫曲,卻意外被一首琴簫合奏之曲打動,「這首曲子很唯美,很曼妙,到處打聽才知道另一種樂器是古琴,於是我又到處尋找琴曲」,張熠說。
關掉公司只為潛心制琴
一發而不可收拾的張熠整日沉迷在琴曲之中,在連續聽了大約20天後,按捺不住的張熠跑去購買了一張古琴,「是一張張以秋的蕉葉式古琴,當天晚上,我激動不已,乾脆抱著這張琴睡覺。」在家人眼中,張熠的舉動有些瘋魔,「每天抱著它睡覺,到處尋找演奏資料,開始自學彈琴。」
自學彈琴的張熠陸續結識了幾位琴友,在和琴友組織的雅集之中,又激發了自己對古琴發聲原理和製作工藝的探知欲。行動力極強的張熠開始查找資料,尋訪斫琴名家,想要學習斫琴,「查閱了很多資料,也拜訪了很多制琴師,還自己跑到一個朋友的紅木廠摸索著製作,當時更多的原因其實是覺得好玩。」
2006年前後,一個機緣巧合的機會,張熠與制琴名家魯樹人合作了一張古琴,「是一張小蕉葉,製作大概花了有一年多時間」,而最出乎張熠意料的是這張琴的獲獎,「在一次全國器樂協會舉辦的全國性展評上獲得了一等獎。」這讓張熠有些膨脹,甚至一度讓張熠覺得制琴很容易,「當時屬於無知者無畏,但制琴並不是一個表面化的東西。」
意識到問題的張熠很快調整了自己浮躁的心態,正式拜制琴名家田雙琨為師,開始系統地進行傳承性學習,「主要學習古琴的整體製作技藝,以及老琴的修復技藝」,張熠說。為了全身心地投入到斫琴之中,張熠甚至關掉了自己的公司,「當時自己滿腦子全都想的是琴,對公司沒有絲毫惦念。」
砸琴燒琴只為追求完美
「古琴是一個系統,從最早的選料開始就馬虎不得。從我做琴到現在,我砸掉或者燒掉了有幾十張古琴」,張熠說,想要製作出一張完美的古琴,最為重要的是選料、形制和槽腹。為了展現出完美的音質,古琴的選料一般都是老木,而老木的來源往往是老房子。
「為了選料,我還差點丟掉性命」,張熠的這次驚險遭遇發生在2010年,「當時別人告訴我江西有一所老房,我很感興趣。過去勘察的時候,有一間房突然倒塌,正在房頂看料的我被砸得滿頭是血。」但一心惦念著老料的張熠只在鎮上的醫院進行了簡單處理,就又回去勘察,終於挑出了幾件自己滿意的大料。
「我喜歡選擇老杉木,因為巴結少,紋理通直,含油量也較少,這種料做出的古琴聲音比較清脆。」但好料卻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一所老房子,有可能只能出一兩張大料」,張熠說。
而且,選料不過是第一步,「一塊木頭,不可能所有部位都能達到聲音一致,所以要通過對槽腹的薄厚處理,以及對灰胎的彌補,讓聲音儘可能趨於一致。」張熠說,斫琴師之所以可以製作出優於廠琴的古琴作品,是因為每個斫琴師,都有著自己的古琴美學,對形制、色彩和聲音追求完美。「這是每個斫琴師都應該走的路,在這一點上,我並沒有別於他人。」張熠對自己更高的要求,是對古法斫琴的堅持。「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做出一些更高品質的好琴,然後完成一本斫琴方面的專著,把自己對古琴的理解,以及制琴心得都記錄下來。」張熠如是說。
北京晨報記者 何安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