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7 August 2017

「氣質女神」:八雅生活之古琴與傳統文化

文/智客研習社 微信號:Bj-zhlh
作者:王研老師
上次我在「智客研習社」分享了《文以載道的思考》,提倡大家堅持閱讀,養成正氣,過屬於中國人的八雅生活。那麼,這次的分享,我就想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八雅生活的第一雅,也就是古琴,與中國傳統文化,以及我們現代人生活的關係問題。
下面進入第一個大問題。
一、古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在中國, 音樂在傳統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中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孔老夫子就提出過「樂教」的理念,也就是說通過音樂來教化人。
作為八音之一的「琴」自然是樂教的一個載體。
我們現在知道的關於古琴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尚書》等古老文獻。比如《詩經》開篇就提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可見古琴在古老中國已經有三千年左右的歷史。
千百年來,古琴一直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愛不釋手的器物。我們所知道的周文王、孔子、劉安、劉向、阮籍、嵇康、王維、白居易、歐陽修、蘇東坡、李清照、耶律楚材、已經明清眾多文人大夫……一代一代傳承它的都是當時的翹楚。它的意義真的早都不再局限於是一種音樂,一件樂器,就是一種文化。
它特殊的身份使得琴樂在整個中國音樂結構中屬於具有高度文化屬性的一種音樂形式。
它是我國傳統社會音樂文化、禮制文化以及雜糅了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的綜合體。
它是知行合一,道器合一的文化典範;激發人們將全部身心投入其中,與自然融為一體,「天籟」「地籟」會通於「人籟」,於是獲得一種心靈的溝通,知會宇宙浩然蒼茫的深沉博大。
古琴文化內蘊豐富,除了基本的技法外,其中還有很多非技法性的因素存在,如,對琴文化的理解,對琴曲的感受,人生的感悟,藝術的審美修養等等,都極為重要,這就是所謂的「琴道」。
總之,古琴藝術中的琴史、琴律、記譜法、彈奏法、美學等方面早已形成獨立完整的體系,並被稱作「琴學」。琴學作為古琴文化的一部分,其內容精深博大,是中國傳統音樂的代表,也是反映中國哲學、歷史、文學的鏡子。
這就是古琴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和意義。
二、當代人眼中的古琴
古琴文化的現狀曾一度令許多人擔憂,在很長的時間裡一直遭受冷落,逐漸成為「邊緣文化」。儘管近些年來,古琴被帶到了大型演出中,比如張震把它帶到了春晚。在很多的影視劇中也有它的身影,比如去年熱播的《琅琊榜》中,宮羽姑娘就彈得一手好琴。再比如,很多人把古琴價格炒到很高,帶來一股收藏熱。
但是依舊有很多人擔心古琴文化需要挽救。個種原因很多很多,今天我主要談一個原因,那就是:古琴文化大眾化程度低。
古琴音樂自古就是高雅音樂,通常都是在宮廷、貴族和士大夫階層廣受歡迎。而且古琴音樂風格屬於淡靜、虛靜、深靜、幽靜、恬靜等等靜態的美,並且蘊含深刻的哲學思想,所以更加需要深刻感悟。
如今人們在這個現代化的社會中,接受傳統文化薰陶就已經十分少了,對於古琴文化這樣一個處於「邊緣文化」的舊文化,更是不甚了解。根據對各類人群的調查,76.9%的人完全不知道古琴為何物,形狀如何,何等聲音,怎樣彈奏,還有很多人將古琴與古箏混淆,更不要提了解古琴蘊含的幾千年中國歷史和文化。餘下的知道古琴的人群,81.4%的人認為古琴「聽不懂」,不好聽。
說到這裡,我想聰明的大家可能就知道了,不是「琴」這種文化到底好不好的問題。而是現在的我們似乎沒有資格去談論這個問題。因為,我們,真的沒有這個文化功底。
老子說:「大音希聲」,為弦外音。「弦外音」是一個哲學範疇,就如同功夫在詩外,就如同寫作來源於閱讀!就如同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文化,一個人的文化修養是琴樂深遠意境的精髓所在。
三、我們該怎樣走進古琴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再來談到古琴,我想我們既不能對它嗤之以鼻,也不必對它狂熱追捧。既不能把它僅僅做為一項技來學習,也不能高推聖境至無從下手。
我們應該從了解它背後的精英文化入手,去學習。從而讓更多的人接觸和了解傳統文化,修身怡情。
前幾天小玉老師在「智客研習社」里分享了周星馳的電影《美人魚》,讓我想起了琴曲《鷗鷺忘機》,這首曲子體現出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意境,更有引導人們心地純正無邪的意境。曲意雋永,指法細膩,哲理深邃,耐人尋味。我們在這首曲子中彷佛能聽到李白"心靜海鷗知"的佳句。只有不存殺機,自然淡泊,才會與鷗鷺友善相處,整個世界才會和睦相處下去。這是一首充滿生趣和怡然自得的曲子,這也是一首表現了真、善、美的曲子。與《美人魚》有異曲同工之妙,建議大家可以欣賞一下。
是的,就是這樣,從一首詩,一個念頭,一首曲子開始,我們就會走進古琴,我們也就能走進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裡面。
在這裡,我並不是要大家都去學習彈琴,而是希望我們大家一起,一起學一點文化,讀書,養正氣,有了文化積累,自然就懂得琴音。
最後,我要分享我比較喜歡的一首曲子給大家,那就是: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請大家體會李白詩中的荒荒油雲與寥寥長風,也希望這首琴曲能去掉我們日常生活帶來的浮躁之氣,用蓬勃向上的正氣,激盪我們的人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