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由於琴的內部構造是由上、下底板合成的一個共鳴箱。因此,要製成一張適於演奏、音色不錯的琴,處理好琴面的弧度與琴體內部槽腹結……
由於琴的內部構造是由上、下底板合成的一個共鳴箱。因此,要製成一張適於演奏、音色不錯的琴,處理好琴面的弧度與琴體內部槽腹結構之間的關係就相當重要了。一般說來,琴面的弧度、岳山和龍齦的高度,不僅會影響古琴的音色,同時也會直接影響古琴演奏時的手感。歷來有所謂「前一指,後一紙」的說法,即岳山的高度不能高於一指,龍齦的高度只有一紙。因此,制琴時掌握好岳山和龍齦的高度非常重要,若過高演奏時會覺得抗指,過低琴面會出現拍弦的聲音。另一個應當引起注意的是,琴面從二徽半(也有從四徽的)開始,向岳山方向應逐漸向下傾斜,這樣彈奏時右手不易觸及琴面,左手按弦也不費力,俗稱為「低頭」,古人所謂「岳高而弦低,弦低而不拍面,按若指下無弦,吟振之則有餘韻」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琴都有「低頭」,然而,「低頭」的處理,在一張琴的斫制中極為重要,它不僅與彈奏時的手感、是否抗指有一定的關係,並且和琴的音色好壞也有密切的關聯。
古琴內在的槽腹結構是決定一張琴音色好壞的關鍵,歷代的制琴家都十分重視。槽腹腔體的大小,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它和面板、底板的厚薄、長短,所選琴材本身的鬆緊、質地等均有關係。琴腹過大或過小,都不利於琴的發音。比如琴板本來就不厚,要是琴腹過大,音色就會變得空而無韻。而琴的木材本身比較緊,並且厚,此時假如琴腹過小,必然會導致音色沉悶。宋《碧落子斫琴法》云:「面厚肚窄,其聲低而窒塞;面薄肚寬,其聲高而虛鳴。」因此,只有根據琴材本身的質地、琴體的大小等採用合理的琴腹結構,才會有好的音色。
為了取得理想的音色,歷代制琴家在槽腹結構處理方面,均有不少探索與創造。傳世唐琴常於腹內龍池、鳳沼位置,以桐木塊鑲貼其上,成納音,也有在納音的正中挖一長條圓溝,此宋人所謂雷琴之特點:「琴底悉窪,微令如仰瓦」, 「於龍池鳳沼之弦,微令有唇」, 「既取其面如瓦相合,而池沼之唇又關閉不直達,故聲有匱而不散」 。蘇軾言其琴曰:「其聲出於兩池之間。其背微隆,若薤葉然。聲欲出而溢,徘徊不去,乃有餘韻,其精妙如此。」唐人貼納音的做法,偶為宋明之際斫琴家採用。不過,大多中間不隆起,亦無圓溝。
琴腹內另一個比較重要的構造,是天地柱的大小、位置及其安放。在槽腹內,有兩個連接面底之音柱,其大小多在1.5—2 厘米上下,《太古遺音》稱天柱為圓,地柱為方,此所謂天圓地方之意。但傳世古琴中,天圓地方、天地皆方、天地俱圓均有。天地柱的作用是改善琴腔內的聲音的振動規律,若是琴音空虛,則應適當增加天、地柱的大小,要是琴音沉悶,可減小天、地柱的大小,甚至去除天、地柱,如《碧落子斫琴法》所云:「虛宜添之,實宜修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