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7 August 2017

琴之情、琴之韻、琴之靜


2016/09/07 來源:古琴雅集
章節一.
導語三話
1境界
在眾多樂器中,古琴是最通靈性的了。「法酒調神氣,清琴入性靈。」琴是魂,音律與萬物相通。「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匏巴鼓琴而鳥舞魚躍」。琴韻飄飛,深入眾生魂魄,輕嘆細訴,令萬物息息相通,渾融一體。古來隱逸高人常愛穿一襲輕衣,一雙芒鞋,背上書篋琴囊,縱情山水,流連忘返。琴是山水之友,「夫志在山水,琴表其情」,閒暇之時,撫琴一曲,憑山吊水,將胸中逸興盡情抒發。而自然界的音聲似乎也懂琴韻,通人意,「早梅香野徑,清漳響邱琴。」在琴的調理下,人與自然心意互通,直達天人合一的境界。
2品行
琴質本高潔,乃風雅之物。在古代,只有真正懂琴識琴的高雅之士,才能摸清琴的音律,雅奏一曲,令天地為之動容。袁孝尼曾多次請求嵇康教他《廣陵散》,但嵇康對他考察了很久,最終認為他不配學此琴曲,因此不曾教他。而嵇康品性直傲,蔑視權貴,最後臨刑東市時,神氣不變,索琴來從容淡定地彈奏了一曲《廣陵散》,琴韻與人格相和應,令其萬古流芳。陶淵明也是個懂琴的人,他有一張沒有弦的琴,作為自己的文房玩物。人家問他:「無弦之琴,有何用處?」他答道:「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重本而舍末,有種返璞歸真的禪意在裡面。後來又有人將琴趣作為詞的別稱,詞的高雅清麗,正好與琴相得益彰。
3知音
若只有人彈琴,而無人聽琴,則琴韻不免陷於孤絕。當年伯牙為鍾子期彈奏高山流水,子期深悟其意,伯牙欣喜若狂,奉為至交,謂為「知音」。後來司馬遷感嘆道:「蓋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何則?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知音難求,若無知音賞識,這琴韻本身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彈琴是一種境界,聽琴也是一種境界。彈者用心抒發,聽者悉心闡釋,一鳴一和,心心相印,可謂兩全互補。李白離蜀遠遊時,有個蜀僧浚為他彈琴送別,李白聽琴後詩興大發,寫了一首詩:「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但覺詩中琴音滔滔,似有訴不完的不舍之意,時光飛逝,聽者仍沉浸其中不忍離去,而暮秋的景色又增添了幾分傷感之情。知交好友傷別相惜之意,全在琴韻和詩句中傳達,感人一至如斯。
章節二.
琴之情


琴情音近,琴之所以常被用來表達心聲,實際上是因為琴中有情。蘇東坡曾有首近於戲謔的《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琴聲不在匣中,也不在指上,而是在心中。素手調琴,未成曲調先有情,每當情感鬱郁有所思之際,人們總喜歡借琴抒情。琴韻起時,情深款款,意欲綿綿,勾起人無限思量。「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詩中女子竟以頻頻誤彈來引起情郎的關注。《詩經》云:「妻子好合,如鼓琴瑟。」琴瑟相合,正如夫妻恩愛,相敬如賓,不離不棄。而習慣上又以續弦來指稱男子喪妻後的續娶,琴上的弦就如同情人一般,親密無間,情情愛愛相伴一生。「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自琴中逸出的琴韻,生髮出多少情義,令人意惹情牽。
章節三.
琴之韻


琴韻傳情,也有著美的旋律。古代有四大名琴,「號鍾」、「繞樑」、「綠綺」、「焦尾」,分別代表了四種美質。「號鍾」壯美,琴音宏亮,如鐘聲激盪,號角長鳴,故而得名。齊桓公曾用它伴和演奏,悲壯的旋律突兀而出,令侍者無不淚流滿面。也許只有齊桓公這種曠世梟雄,才能將歷史的壯麗哀絕用琴音解讀出來。「繞樑」柔美,餘音裊裊,繞樑三日而不絕。楚莊王陶醉其中居然七日不上朝,被認為是靡靡之音。它就象一個多情少女,溫柔蝕骨,拚卻紅顏換君心,令多少男兒漢不愛江山愛美人。「綠綺」純美,音色絕妙,情深意長。司馬相如用它彈奏一曲《鳳求凰》,竟引得卓文君一聽鍾情,與之私奔,締結一段千古良緣。琴韻純白無暇,溫情流露,令芳心暗許。「焦尾」悽美,它是蔡邕用遭受火燒的殘留桐木製成的,因琴尾留有焦痕,故而得名。它就象個心靈受到創傷的人,淒涼而憂鬱,卻發出內心最真誠的吶喊。「飽霜孤竹聲偏切,帶火焦桐韻本悲。」一語道出它的憂傷本質。
章節四.
琴之靜


琴韻的本質是一場靜。彈琴時,避鬧而取靜,「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琴音悠揚,更襯出環境的靜謐,並起到很好的舒緩治療內心的作用。彈琴時須心無雜念,不然心亂而琴亂,終不能成曲調。古時傳說彈琴時若有無關的人在旁偷聽,擾亂了心神,則容易斷弦,琴也就彈不下去了,可見琴為心聲,心靜才能韻圓。「聽琴知思靜,說劍覺神揚。」琴和劍一靜一動,互補共濟,演繹出一個個劍膽琴心的動人故事。《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設下空城計,除大開城門布下疑陣外,更是笑容可掬地在城樓上焚香彈琴,這琴聲將數十萬敵軍視若無物,心情靜如止水,仿佛成竹在胸,難怪司馬懿大驚失色,以為中了埋伏而慌忙退兵。這一幕真堪比「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尾語
琴韻古雅深奧,婉轉悠揚,是一種閒情逸緻,自有一種孤潔幽僻的高尚情懷。「梅花帶雪飛琴上,柳色和煙入酒中。」這樣的意境令我們感動。在經風歷雨之後,琴看透世事,將人情鐫刻埋藏於心中,它的歸宿是淡泊。當生命的喧囂逐漸散去,琴韻能帶人回歸本真,此時我們似乎能聽到蘇軾的吟哦:「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