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0 November 2017

古琴現存精品多為唐宋元明四朝所制 其中以宋朝古琴最受今人推崇


2016/10/23 來源:新快網
■稼軒琴坊的古琴交流空間■稼軒琴坊製作的古琴■稼軒琴坊製作的古琴展示■晉太康二年 「猿嘯青蘿」琴 雅昌供圖■晚唐-北宋 太古遺音琴 雅昌供圖簡介 陳志彥 稼軒琴坊創辦人
據《史記》載,琴的出現不晚於堯舜時期。而考古發現則沒有這麼早,1978年在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屬戰國早期,為此前所知最早的琴。但今年5月在湖北棗陽郭家廟曹門灣墓區出土的一張春秋早期的琴,距今2700年左右。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稱,為目前所知最早,將我國有實物佐證的琴史提前約300年。這無疑為古琴的文化底蘊增厚不少,然而,隨著年代的推移,古琴也有所變遷,曾一度有沒落的態勢,隨著近年人們對傳統文化關注的回歸,古琴又成為了被關注的對象之一。收藏周刊記者走訪廣州發現,廣州斫琴作坊早已不下十個,單是番禺區便至少有四個。作為廣州地區有一定規模的琴坊稼軒琴坊,其負責人陳志彥稱:「嶺南已形成一股推動古琴文化發展的民間力量。」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實習生 梁婉瑩
目前已知古琴可追溯至2700年前
今年5月,在湖北棗陽郭家廟曹門灣墓區出土了一張春秋早期的琴,比此前已知最早的琴年代提前了約300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稱,1978年在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屬戰國早期,為此前所知最早的琴。此次郭家廟出土的琴屬春秋早期,距今2700年左右,為目前所知最早,將我國有實物佐證的琴史提前約300年。
除出土文物以外,據文獻資料顯示,古琴作為漢民族最早的彈弦樂器之一,早在先秦,就用於郊廟祭祀、朝會、典禮等雅樂,並且一度盛興於民間。「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等朗朗上口的詩歌都生動地表明了古琴的盛行。
其中,春秋時期,孔子酷愛彈琴,無論在杏壇講學,或是受困於陳蔡,操琴弦歌之聲不絕;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伯牙和子期之間以《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時至今日依舊是一段佳話美談。
到了魏晉時期的嵇康在刑場上彈奏《廣陵散》,古琴成為了他生命的絕唱。「眾器之中,琴德最優」是他對古琴給出的至高評價。
值得一提的是,先秦時期古琴和古琴琴曲的傳說大多與士人有關,但基本都止步於文獻記載和遠古傳說,真正遺留下來的琴曲或古琴不多。古琴的發展,到漢代初期才逐漸發展成熟。
北宋著名的「琴僧系統」值得關注
有資料顯示,古琴至今在世界各博物館和民間收藏家中保存有數百張唐宋元明清傳世實物,唐琴就有近二十張,有的唐代古琴還能用於實際演奏。而從研究文獻以及拍賣市場上來看,不難發現現存傳世精品古琴多為唐宋元明四朝所制。其中以宋朝古琴最受今人推崇。宋代制琴受宮廷重視,專設官琴局,與民間制琴形成了不同的風格。
除此以外,據研究資料表明,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餘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於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
唐朝時期,傳統造琴技術又吸取了南北朝、隋的技藝成就,在唐代達到了完美的程度。僅四川雷氏一族,就有雷霄、雷迅、雷文、雷紹、雷震、雷煥等眾多造琴名師。到了唐末,琴家曹柔創立古琴文字譜稱之為減字譜。這種記譜法使用減字拼成某種符號記錄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彈奏指法,這是對文字譜記譜法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種沿用千年而未被取代的古老記譜法。時至今日,學習古琴仍然需要運用減字譜。
發展至宋元,閣譜、江西譜、浙譜開始流行,造琴方面,宋代繼承了唐代的經驗,設置了官辦的造琴局。然而,宋代最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時期著名的琴僧系統。據記載,宋太宗時有「鼓琴天下第一」之稱的宮廷琴師朱文濟是很有才學也很有骨氣的琴人,他將琴藝傳給了和尚夷中,夷中又傳給知白和義海,義海傳給了則全,則全傳給了照曠。這就形成了延續了一百多年的「琴僧系統」。僧人對於後期清代琴派,如廣陵派的發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明代琴派興盛,刊印琴譜開始流行,並湧現了一批制琴名手如祝公望、張敬修、方隆、惠祥、朱權、朱祐賓等,是時單明代藩王潞王監造的琴就有200多張。
清朝至近世的古琴派別多如雨後春筍,多以地區來劃分與命名,如虞山派以江蘇常熟為中心,廣陵派以江蘇揚州為中心。除此以外,古琴譜集大量刊印,相關琴論不斷湧現。
陳白沙為有記載的嶺南古琴第一人
據記載,廣東地區的古琴發展是南宋後,一批琴師南逃到了廣東,與此同時他們還帶了一批琴譜過來,隨之廣東古琴開始發展起來。
但是一直到了明代,才出現了有文獻記載的嶺南古琴第一人——陳白沙。其人平素就喜好把玩愛琴,藏有「寒濤」「滄海吟龍」等古琴。
明代末年,廣東南海有一位琴家名鄺露,他能詩善琴,每逢出遊都會帶上自己的古琴。在清兵攻至廣州時,鄺露與明軍死守城池,最後抱琴殉國。有琴家為國殉命,也有琴家以曲抒情。明末清初的陳子升感懷於破碎的山河而作下《水東遊》,是嶺南確切作曲者之存世最早作品。
清代道光年間,黃景星創立了嶺南琴派。他將《古岡遺譜》琴曲與其他琴曲共50首匯成《悟雪山房琴譜》,成為嶺南派的代表性琴譜。不過《悟雪山房琴譜》中真正屬於嶺南的琴曲只有幾首,其他都是從各地引進的。
到了清代同治年間,中山人何斌襄編撰有《琴學匯成》。以前只聽其人不見其書,稿本流傳但是沒有印刷。流傳到了民國時期,為廣東省文史館副館長鄭比岸先生所得,比岸先生將此稿本贈予嶺南琴家鄭健候先生,健候先生又將該稿傳與琴弟子楊新倫,1979年,楊新倫先生托北京許健先生將此稿本轉贈民族音樂研究所,在轉贈之前,廣東省文史館館員、琴者莫仲予以當時印行之記帳稿紙用原子筆趕抄一份留存,楊新倫先生還曾親自在上面題一跋以記錄這份原子筆手抄本的由來。但是至今為止,中華書局出版的大型書《琴曲匯成》都沒有將何斌襄《琴學匯成》收錄,其他地方亦尚無出版該稿本者,所以原稿如今身在何處,是否還存世不得而知。機緣巧合之下,陳初生看到了莫仲予的抄本,作為古琴愛好者,他敏銳察覺到此稿本的意義,於是他親自把它抄下來,做校對進行整理出版,成為嶺南琴派的重要證物。
綜合以上,相比廣陵派、虞山派等等琴派,廣東古琴的發展相對還是比較弱,而如今廣東能有今天的發展,陳初生認為,這其中有謝導秀的一份功勞。
謝導秀是一位中學老師,他曾經大量招收弟子學員,不遺餘力宣傳發展嶺南古琴。幾十年來他所教導的弟子涵蓋海內外,數量近千。這才真正進入嶺南古琴的興盛時代。
目前廣州知名斫琴作坊已不下十個
據收藏周刊記者走訪了解,目前在廣州,斫琴作坊早已不下十個,單是番禺區便至少有四個,而其中,陳志彥的稼軒琴坊便是其中之一,可以說,稼軒琴坊目前已經是番禺區乃至廣州較為成熟、有規模的斫琴作坊。2015年,稼軒琴坊正式入選「廣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陳志彥介紹,一直以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較為注重非遺與當下現代人生活的關係,「我想,我正是致力於這樣一個方向。目前稼軒琴坊已經完成了多方面的古琴相關的研究工作室的建立,可以更全面地搭建古琴文化的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化交流上,稼軒琴坊不但邀請到了嶺南琴人李德榮,更踏出了打破地域界限的一步,邀請到了梅庵派傳承人程久霖以及廣陵派(斫琴)傳承人肖茂國合作,並相應建立工作室,而梅庵派代表之一程久霖更成功通過了番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古琴藝術(梅庵派)的申報。事實上,稼軒琴坊更物色了青年一代鍾情古琴文化的佼佼者,包括星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張倩、中大學子王晨等。
陳志彥稱,在嶺南地區已經形成了一股民間的力量,在默默地推廣著古琴文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