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1 November 2017

一周一器——西漢黑漆七弦琴


2016/10/19 來源:中國古美術
名稱:西漢黑漆七弦琴
年代:西漢
材質:實木
尺寸:通長82.4cm,面板長 50.8cm,首寬 11.5cm
發現地: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
館藏地:湖南省博物館
1973 年湖南長沙馬王堆 3 號漢墓出土一把七弦琴,現湖南省博物館藏。此琴面板浮扣在底板上形成共鳴箱,尾部是一板狀狹長實體。面板有磨損痕跡,磨損較嚴重的部位在彈弦處,即岳山內側。可以說明這是一件長期演奏的實用樂器。
西漢馬王堆墓出土的「琴」,縛弦七根,弦樂器,木質。體長 82.4厘米,通體黑漆,頭寬尾窄,面圓底平,面底可以分開。面板木質鬆軟,似為桐木,底板木質堅硬。面底各有一個「T」形槽,合起來形成共鳴箱。琴面有七條弦痕。張弦的方法是由一端經過琴尾的「龍齦」繫於琴足,另一端經過「岳山」縛於七個軫上。
形制與曾侯乙墓的出土「琴」一樣,屬同一種樂器,琴面雖仍有淺槽形痕,然從琴的內側側邊,離琴尾全長的三分一處(約五度按音的位置)磨損的痕跡分析,有可能增加了五度音的按音演奏。岳山上有七條小溝,以固定弦的距離。岳山內側磨損較重,當是彈撥琴弦形成的。此琴是實用物,與後世琴相比,其不同特點是沒有徽位,面底板是活的,尾部為實體。製作簡樸,是研究中國早期弦樂器的主要實物資料。這兩張出土「琴」與現存唐代以來的古琴,不論在結構形制還是演奏方法,都是同出一源,一脈相承。
它們作為古琴的前身,並發展成唐宋以來的古琴,是符合樂器發展從簡到繁、從多形到定形的邏輯軌跡的。《詩經》等文獻記載與出土「琴」的實物,其年代相近可以說是文實相符,所以古琴有著近三千年的歷史的說法是確鑿可信的。
七弦琴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弦琴,漢族弦鳴樂器。擦弦類。又稱「瓦琴」、「唐琴」、「福琴」、「梧桐琴」。壯語稱「趁垠」也有人稱「尼」即「七弦」之意。流行於廣西東蘭、鳳山、巴馬等地。
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到現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了。是中國音樂史上最為久遠的演奏弦鳴樂器。本世紀初才被稱作"古琴"。琴的創製者有"昔伏羲作琴""神農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等說,作為追記的傳說,可不必盡信,但卻可看出琴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詩經·關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小雅》亦有:「琴瑟擊鼓,以御田祖」等記載。
古琴,漢魏六朝時期是相和歌的伴奏樂器,隋唐九、十部樂中用作伴奏樂器。印刷術的出現,推動了古琴音樂的發展。特別在明、清時期由於印刷術的發展,大量琴譜得到刊刻流傳。
觀古琴之藝術發展歷程,「古琴文化」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琴」將個體的生命感受與人類直觀的生活世界相互交融,由「器」走向了「藝」,繼而走向「學」。「琴學」的發生、發展軌跡是以激發與舒張情感的脈動走進人們生活的。「琴」可以致中和,達到一種心平德和、修身正己的目的。作為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代表,「琴」以音傳神,古琴傳達著人文精神,能使人們的審美水平在源於生活的基礎上,超越現實,能展示出將人類的美與和諧的最高境界。
使用材質:琴身的琴面面板一般為桐木製,琴底板為梓木製。琴弦的質地以前多為絲製,現在多為金屬制;琴徽多為貝殼或玉石製成。
樂器特色:是樂器家族中最古老的樂器之一,歷史悠久,為中國最重要的漢族傳統樂器之一。屬於弦樂器族內的彈撥弦鳴樂器,發音渾厚深沉,餘音悠遠,具有濃厚的中國民族特色。演奏技巧複雜,有滑奏、揉弦和泛音奏法等特殊技巧,表現力豐富。
古琴的音量較小,音區低沉,音色明凈渾厚,風格古樸。在古代,我國文人雅士幾乎家家都有古琴。孔子也是古琴的推崇者,他所教授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中,古琴是必修樂器,孔子是想通過古琴來陶冶人的情性。約公元前481年,孔子作琴曲《陬操》,以傷悼被趙簡子殺害的兩位賢大夫。現存琴曲、《獲麟操》、 《猗蘭操》相傳都是孔子的作品。
古琴屬於典型的獨奏樂器,較少用於合奏。古時也常作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地位最崇高的樂器,被譽為哲學性的藝術或藝術性的哲學,被列為"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是古代每個文人的必修之器,歷史上的著名琴家有孔子、蔡邕、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嵇康等。古琴也是孔子辦學重要的六藝之一。
隋唐後,古琴的形制長度一般約122厘米(三尺六寸五),象徵著一年有365天,寬19厘米(六寸),厚5厘米左右(二寸)。琴面,呈弧形凸起,喻為天,琴底為平,象徵著地,又為"天圓地方"之說。
琴面的木材選用桐木,為了達到充分振動,木材均選為軟木質,琴面的面板在斫琴中非常重要。面板,為桐木質。古琴有13個徽,代表著一年有12個月及閏月。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徵著金、木、水、火、土。周文王為了悼念他死去的兒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紂時,為了增加士氣,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稱"文武七弦琴"。古琴有100多個泛音,這大概是世界上擁有泛音最多的樂器。古琴有自己的記譜方法(簡字譜),至少有1500多年的歷史。古琴現存有150多部古琴譜,包含著3000多首古琴曲流傳下來。
知識點擴展
同時期或同類琴對比
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
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村1號墓出土的七弦琴,戰國,全長82.1厘米,面板長50.8厘米,琴身首尾等寬12.4厘米,張弦七根,是發現年代最早的七弦琴實物。形制已經與近代古琴較為接近,無徽位、龍池、鳳沼,琴弦距離琴面的高度和琴面起伏小,已經具備彈奏簡單按音的功能
湖北郭店出土的七弦琴
這些早期琴類樂器的出土範圍主要集中於今天的湖北和湖南地區,即古代楚文化的主要區域。按時代先後觀察,可以發現它們在形制結構、製作手法等方面存在若干共同特徵,如都是半箱體共鳴箱,琴尾突出琴身以外;琴面和底板分開製作;都只有一個雁足,不設徽位等。
其他標準著名古琴欣賞
石泉七弦琴
石泉七弦琴,木質,仲尼式,南宋,通長121.00厘米,寬19.20厘米,厚4厘米。現藏河南博物院。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河南省方城縣文化館在縣城西17公里趙河西北8公里石寨村徵集一件「蛇腹紋古琴」(現名石泉七弦琴),通長121.00厘米;琴頭寬19.20厘米,厚4厘米;琴尾寬14厘米,厚3.5厘米。其式樣特徵明顯,琴腹內刻有款識,造型薄而精巧,琴體線條獨特且優美,木胎漆和雕漆,入藏外觀狀態裂、脫漆、缺弦,通體為單色黑漆,大面積露木本色,無光澤。
石泉七弦琴琴面及摹本示意圖
石泉七弦琴琴底及摹本
石泉七弦琴槽腹展開示意圖
石泉七弦琴雁足、琴軫結構復原線描圖
石泉七弦琴岳山、承露、弦眼、護軫、鳳舌部位示意圖
冠角、龍齦、拖尾、齦托局部原形拓本
石泉七弦琴底面文字局部照及摹本
玉壺冰七弦琴
故宮博物院藏的玉壺冰七弦琴,仲尼式,南宋。桐木製。通長119.1厘米,隱間109.5厘米,肩寬19.3厘米,尾寬13.3厘米,厚5厘米。琴體秀美,琴面弧度不大。純鹿角灰胎,外髹黑色光漆,小蛇腹兼流水斷,局部呈細牛毛斷。龍池、鳳沼均為長方形,納音微隆。龍池上方刻篆書「玉冰壺」三字。琴腹內龍池兩側朱書銘文兩行,右為「宋紹興二年(1132年)」,左為「公路金遠制」楷書十字。此琴選材精良,做工細致,金徽玉足,琴音鬆脆響亮。
萬壑松琴
故宮博物院藏的萬壑松琴,仲尼式,宋代。桐木製。通長128.5厘米,隱間115.3厘米,肩寬20.2厘米,尾寬14.5厘米,厚6.2厘米。琴體渾厚,琴面弧度較大,通體髹黑色光漆,呈蛇腹間牛毛斷紋。龍池、鳳沼均為長方形。龍池上方刻楷書「萬壑松」三字。龍池兩旁刻銘文「九德兼全勝磬鐘,古香古色更雍容。世間書有同名器,認而當年萬壑松」。款題「析津蒙叟題藏,時年七十有七」。下刻篆文「宋兆芙印」、「鏡涵」小印;「天峰居士書鐫,時年六十有一」。下刻篆文「朱」、「寶成」小印。題識處右刻「歲在丙申夏歷正月初六日」,左刻「孔子降生二千五百零七年」。行楷書七十四字。此琴材古,質松,色黃,做工精而細。金徽、玉足、玉軫。琴聲古透清奇,蘊鐘磬之音。
海月清輝七弦琴
海月清輝七弦琴,仲尼式,宋代。桐木製。通長117.5厘米,隱間108.5厘米,肩寬18厘米,尾寬12.5厘米,厚4.9厘米。故宮博物院藏。桐木面,杉木底。琴面弧度不大,琴底較平,通體髹栗殼色漆,以朱漆,呈流水斷紋。龍池、鳳沼均為長方形,納音微隆。龍池上方刻隸書「海月清輝」四字,其下刻篆書「乾隆御府珍藏」六字寬邊印一方。雁足兩池之間刻有梁詩正、勵宗萬、陳邦彥、董邦達、汪由敦、張若靄、裘曰修等七人各體小字題銘。此琴選材考究,做工精湛,金徽、玉足、玉軫,琴音清秀,頗具金石之韻。清代曾由熱河行宮收藏。
潞王七弦琴
新鄉市博物館藏潞王七弦琴(「中和」潞琴),仲尼式,明晚期,為潞王朱常--於大明崇禎甲戌(1634年)監制。通長120.7厘米,腰在8-10徽之間。潞王琴製作精良,每一張都有編號。在明朝後期,潞王琴十分名貴,崇禎皇帝把潞琴視作珍品,作為賞賜給諸王的禮物。新鄉市博物館收藏『中和』琴為潞王朱常--於大明崇禎甲戌(1634年)監制。明代的潞王朱常--,也是當時熱衷於造琴的著名人物。潞王藩府在今河南衛輝市,清王世禎《池北偶談》卷十九《潞王琴》稱︰「故明潞藩敬一主人,夙尚風雅,曾造琴三千張。予猶見長安市上售其一,有隸書『中和』二字。說明潞王造琴甚多,命名『中和』的琴也不止一張,所斫制的『中和』琴至今常有所見。在音律方面,朱常--有一手絕活兒,他會制琴。其親自設計、製作的琴稱為「潞琴」。
飛泉漱玉七弦琴
河南博物院藏飛泉漱玉七弦琴,蕉葉式,明代。木質,通長123厘米,寬20厘米,高11厘米。琴正面瓖螺鈿飾十三徽,琴下刻楷書「飛泉漱玉」四字。
鳳凰成韻七弦琴
河南博物院藏鳳凰成韻七弦琴,仲尼式。通長118厘米,木製,黑漆地。琴面飾螺鈿質琴徽十三枚,琴底面刻有楷書二行,中間刻有隸屬「鳳凰成韻」四字,右刻「萬歷乙未年中秋月」,左刻「太華山人梅溪氏造」。此琴是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造。
古琴式樣
南宋田芝翁的《太古遺音》是最早記錄古琴式樣琴樂著作,明初袁均哲所編的《太音大全集》中收錄歷代不同琴式三十八種。
明代的《風宣玄品》《文會堂琴譜》《古音正宗》等書,所收錄琴式增加至四十餘種。
清初的《五知齋琴譜》則達到五十餘種。當代更是增加了新創的式樣。常見古琴式樣二十六種。
2006520日,古琴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劃分在「民間音樂」類,古琴藝術是目前我國唯一被聯合國列入世界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中國樂器(獨項樂器)藝術。古琴有大量真正的傳世古曲,歷代古琴專用譜記有三千餘首琴曲,除去同名不同版的尚有六百餘首,為世界樂器留存之最;古琴至今保存有數百張唐、宋、元、明、清傳世寶物,有的唐代古琴還能用於實際演奏;古琴是活的藝術,從創作之初,歷代均有優秀的作品或對原曲的再創作問世,傳承有序,流派紛呈,符合非物質的特性。
從琴說起。據史書記載及出土文物,古琴的定型經歷了漫長的時期,絕非某一人所為。從宏觀及藝術文化上認識古琴、走近古琴
敬請關注本周特別約稿:
一周一研:談琴
此文作者為中國琴歌演唱家,《鈞天雲和》樂團音樂總監及主唱,上海鈞廬主人杜金鵬先生多年實踐經驗累積之分享
在此對其夫婦二人表示誠摯的敬意與感謝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