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0 November 2017

《彈琴,吟詩與種菜》(琴殉續編)正式出版


2014/06/28 來源:楊典
消息:拙著《彈琴,吟詩與種菜》(琴殉續編),日前由浙江西泠印社出版社正式出版,今日收到樣書。本書在內容和裝幀上部分延續了《琴殉》的風格。主要內容是一是關於明末江南詩人琴家吳之振與思想家呂留良的對話錄體長篇隨筆(即第一卷《種菜》),後三卷為近年來關於古琴、音樂理論、詩、繪畫與藝術等的新雜文合集(絕不與2010年《琴殉》重複)。本書為大32開,約15萬字,附有一些彩圖和插圖,末尾還附有近年在教學中所編的古琴初級傳習理論教材《開指》,相信會對一些琴人適用。書的定價仍為45元(網購應該會有折扣,過幾天會有網購地址)。目錄,前言小引與圖片等,詳見後文。特此通知。


彈琴、吟詩與種菜
(《琴殉》續編)
楊典 著
目錄
引:學學半
卷一
種菜
——十七世紀末一個詩人琴家的默示錄
楔子
——2013年冬再和種菜詩
上篇
下篇
明末遺民及琴家謝世略表
明末遺民吳之振及「種菜詩冊」簡史
明末琴家吳之振「德音堂琴譜」略考
卷二
康熙的耳朵
猱說
——一頭野獸的「揉弦」及其象徵
擊節
——從《永樂琴書集成》到《清稗類鈔》中的節奏學觀念
乞靈與歸隱
——從青主的異端美學談作為自由音樂的古琴
盲琴指歸
——摘自《隨身卷子》的十八則筆記
鍾頌
——悼念廣陵琴家林友仁先生並記二三事
附詩:頭七
老鬼
——記浙派琴家姚公白先生
新空城計下的琴境
卷三
文字譜
——一組與琴史有關的詩
六笙詩
——《毛詩》中的六首佚文及新音樂實驗
卷四
殺頭與笑
——從嵇康之「喜怒不寄於顏」談起
f孔:怒吼與游吟
藝術與示眾
蒸汽朋克與泵
胡派「幽蘭」之硬傷
晚霞與鬼
——作曲家馬思聰的封筆之作與蒲松齡的意象
禿鷹旗
——關於李斯特交響詩及「批判無標題音樂」
太朴與貓眼
——畫冊《太朴之骸》前言
雪蕉火蓮中的政治潔癖
藍移:個人視覺中的藍色情結
代後記:意會
——2012年的一篇訪談
附錄
開指
——琴學入門小傳習錄
引:學學半
在世界音樂史中,的確罕有一種音樂能如古琴這般,與一個傳統農業帝國的集權政治理念,文學作品、歷史事件甚至朝代更迭興衰有如此深刻的聯繫。
琴史淵源,最初自然可以追溯到周代以前,但它的真實來歷是不可考的。《詩經》中有「鼓瑟鼓琴」。《白虎通》云:「琴者,禁也」。而明李贄云:「琴者,沁也」。漢人蔡邕《琴操》云:「伏羲作琴」。而淮南子劉安則云:「神農氏初作琴」。《爾雅疏》中有載:「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五弦者,此常用之琴也,象三百六十六日,五弦象五行,大弦為君,小弦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也」。而《神奇秘譜》的編撰者明人朱權則在《太音大全集》的序言中則糾正到:「文武二弦,非文王、武王所加也。昔舜鼓五弦之琴,特古琴耳。堯加此二弦。六弦柔而為文,七弦剛而為武,剛柔相應,以合君臣之德。後人但知文武二字而不知其所由,故傳為文王武王所加,其說謬也」。誰是對的?或許都對。總之,到目前為止,對古琴的來歷與琴學正義,始終眾說紛紜。而歷代琴譜的積累,也已多達三千餘首。去掉重複的版本,也有六百五十餘首之多,而其中我們現在能聽到的,不超過二百首。還有數百首琴曲,無人進行打譜。其中有一些被嘗試著打譜,也很少有得到公認。琴學是顯學,同時也是一個難解之謎。
古琴多由桐木或杉木為琴面,蠶絲為琴弦,故琴也稱為「絲桐」,絲為八音之一。琴對現代人,之所以仍有著巨大的魔力,自然不僅是因琴曲典雅絕倫,更重要的是在千年古琴史中,大家依舊能看到那些驚世駭俗的事件,以及無數跳脫不羈的天才。打開宋人朱長文《琴史》或晚清周慶雲《琴史補、續》等典籍,誰都能看見,並非一個人的演奏技巧高時,他就可以稱為「琴家」。因技巧完成後,更重要的是人的言行與最終領悟到的精神。無數活躍在古琴傳承本質中的琴家,在琴學、譜學與演奏等方面之成就,看似獨立,其實是與整個漢統的文化融為一體的。因我們在歷代各類古籍中,都可找到「樂律」。有關樂的論述,天下沒有完全矛盾的事物。誠所謂雜於一
琴雖只是古中華帝國文明的一個小的藝術種類,但這小小的樂器中,卻可反映出全部帝國文明的特點,甚至可反映著整個世界文明的某種特點。
歷代關於琴譜、琴之淵源與琴論皆浩若煙海,我最初寫於2000年,後於2010年正式由西泠印社出版的《琴殉》一書,對此已有不少論述,故不必贅言。
本書是我繼《琴殉》之後的第二部綜合類琴書,也即《琴殉》之續篇。但這幾年我越來越感到,我當初在《琴殉》中的一些希望「振興」古琴的論述,是有問題的。我想在這本書中儘量不重複任何《琴殉》中的內容,並試圖作一些精神修正。但我寫作之方式仍不變,即不完全只寫古琴一事,而是讓內容儘量廣泛和豐富。本書卷一,是關於明末浙江詩人與琴家吳之振的一篇准戲劇:《種菜:十七世紀末一個江南詩人琴家之默示錄》,這也是兩年來我最用心的一篇帶有琴學與詩劇性質的作品。除用對話體將事件文學化之外,後面詮釋考證部分,也對《德音堂琴譜》的作者,即明末清初著名詩人琴家吳之振,以及生平資料幾乎是零的汪天榮家族等人,與此譜關係的諸多疑點和簡史,做了一些論證。整篇作品約有三萬五千字。卷二為近年來的幾篇零散的琴學隨筆,以及對幾位老琴家的回憶,和對當代琴境現象的一點看法。卷三收入了一組與琴史有關的新詩,以及新音樂作品「六笙詩」的文本部分。因用敘事新詩的方式闡述琴事,對我的寫作而言也是難以避免的一種方式。雖然其中有幾首分散於我其它的詩集中,但收集過來放在這本書,則更有特殊的意義。卷四則是過去一些關於中西音樂的雜文,以及一兩篇關於繪畫與個人視覺記憶的隨筆。綜合這些,也是試圖能使讀者對藝術本身有一個全面的觀感。因古琴精神隨獨立,但它從不是一門單獨的藝術。
為此,故除了關於古琴歷史、典故、琴家與我對具體琴學技巧等論述外,本書後面還附錄有一卷古琴初級文字教材,即《開指》。
我寫的都是最基礎的理論,但也是一卷可以落到實處的古琴傳習錄。不過限於篇幅,最後的曲譜只有存目。真需要的人可直接去找具體的琴譜來用。
歷年來學琴者漸多,這或是因近代傳統文化斷裂以來,國人自發的矯正方式之一。但有矯正,便有糾枉過正。如近十多年來,編撰古琴心法或教材者多有,但大多千篇一律,且內容駁雜,所闡述的脈絡從五線譜、工尺譜、簡譜到減字譜,從西方樂理到儒家思想,總是糾纏混淆,其中細節常令入門者望而生畏。即便對於初學者,也缺少了一些很關鍵的東西。如在傳統社會,教私塾兒童者,為何往往卻為老先生?因唯有大的經驗、成熟的理解與廣博的視野,才能做到深入淺出。
編撰此一卷初級傳習錄之另一目的,其中有我多年來教學之經驗,也是為了對眾多的傳琴理念中刪繁就簡,重拾某種「口傳心授」的方式。
因這最傳統的方式,近年來被集體的喧囂所遮蔽太多了。
古琴本是「禮樂」傳統的一部分,《禮記·學記》有云:「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其此之謂乎;知困,然後能自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呼?」又云:「蛾子時術之」。術即學。學學半,前一個學,古字為「斆」,即教之意,讀音「效。如孔穎達疏曰:「學則睹己行之所短,教則見己道之所未達」。教與學是一種陰陽互補關係,教其實是學的另一部分,故名半。教師也是一種學生。如我在教琴授課中,也時常發現自己的缺憾與困惑。何況琴學無止境,深刻感受到教本身即是學也。時術之,凡事持之以恆,待年深月久,自然有成。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傳統如滄海橫流,平闊廣遠,而琴則如一葉扁舟,孤零而又堅強。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傳統中也未必都是完美,也有很多問題。但如何運用整個傳統與文化遺產,而致力於其中的某一門技藝,聚焦於一點,這本身亦是學問。
故習琴者,必先有文化上的整體意識,然後開指。
故習琴者,必先須懂詩之親切,史之必要,乃至儘可能地從一切文學、藝術、宗教歷史或科學中汲取琴外之修養,博覽旁通,然後方可子夜焚香,參此萬古琴心。
癸巳年庚申月(20138月)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