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0 November 2017

古琴工藝做出版物包裝?《絕響》古法精斫簡述


2017/05/19 來源:鳳凰文化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獨家發行方正麟殿都難以抉擇《絕響-國鵬輯近世琴人音像遺珍》——這套價值厚重的古琴界寶藏——該以什麼樣的工藝形式現世。
配圖
《絕響-國鵬輯近世琴人音像遺珍》收錄了78位已故老琴家們的珍貴作品足足74張CD,12張DVD。曲目645首及61段錄像,且最重要的是半數以上都未曾出版發行過,是上一個世紀琴界興衰變化的見證,更是這些已駕鶴仙遊的琴人的畢生心血結晶!老琴家遺珍有待知音傳世,如此珍貴分量,豈能採用常見出版物的平庸普通工藝來製作承載?在反覆的研究推論實踐最終得出:採用古法斫琴工藝來製作《絕響-國鵬輯近世琴人音像遺珍》的包裝主體。換而言之,即要採用和傳世古琴完全相同的材質,工藝,流程,標準,生產周期等等來打造這套行業里程碑式的巨著。
採用大漆工藝斫制的古琴
傳統的斫琴工藝極為耗時費力且成本高昂。而其中核心之一的重要工藝:「大漆工藝」。「百里千刀一斤漆」——天然大漆價格極為昂貴,一棵漆樹整個生命周期只能割出十公斤生漆,三千顆漆樹採集一公斤生漆。自唐開始傳承千年,以繁複精湛著稱,講究匠人全程純手工反覆精心製作,成型少則一兩年,多則四五年。力道均有講究,對工匠手藝要求十分嚴苛,重複髹漆、風乾、打磨,多達十幾遍,中間任何一環節稍有瑕疵、或有病漆,都會前功盡棄。因而向來只有頂級古琴或藝術品採用此法製作,用來打造出版物的包裝,著實前所未聞。
2015年起,歷經兩年,正麟殿第一批完全依照古法斫琴工藝打造的《絕響-國鵬輯近世琴人音像遺珍》的主體包裝終於完成。喜悅之餘,願與諸位分享打造過程,在了解項目生產的工藝及傳世古琴的做法時,亦共同體會傳統手工藝區別於現代工業製造的優美之處。
1 選材法:
《絕響》選材示意圖
唐代著名斫琴世家雷氏家族曾把斫琴經驗總結概括為:「選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因此,歷代製作古琴首重選擇良材。琴材以幾百年或上千年的老房梁為最佳,面板應使用紋理順直、寬度均勻、硬度適中、無疤節和蟲蛀等缺陷的梧桐或杉木製作,」的選材亦嚴格遵守此法。
2 造型法:
《絕響》造型實拍圖
古琴造型優美,歷來為斫琴家所重視,南宋《太古遺音》是中國最早記載有古琴樣式的古籍,至清代《五知齋琴譜》時,已見琴式記載達五十多種。《絕響-國鵬輯近世琴人音像遺珍》斷料木料、切割造型、打磨邊緣,通過榫卯結構組接各部件,使嚴密扣合,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形成完整木胎。
3 槽腹法、合琴法:
《絕響》項目生產製作中因造型不需要未使用該工藝
宋代石汝礪在《碧落子斫琴法》中記載:「凡面厚底薄,木(按音) 濁泛(泛音)清,大弦頑鈍,小弦焦咽。面底俱厚,木泛俱實,韻短聲焦。面薄底厚,木虛泛青,其聲疾出,聲韻飄揚。底面相當,虛實相稱,弦木聲和」這些不同底板相結合所產生的微妙音色變化,是經歷歷代無數琴人在不斷操弄與斫琴之間相互驗證所得到的實踐經驗,即使是在今天,仍具有指導意義。
古琴的面板和底板是通過用生漆粘合而結合在一起的,傳統方式是用繩子均勻緊密地綑紮,約半月左右面底板才完全粘合,這樣就構成了可以發音的共鳴箱。
4 灰胎法:
《絕響》刮灰胎實拍圖
木胎之上,工匠先刮上一層由大漆與鹿角霜調和而成的較粗的灰胎,在窨房恆溫恆濕靜置半個月左右,待自然風乾,使用粗磨石反覆摩擦,至表面平整、均勻。此後,要將此步驟重複十幾次,每一次都要調製比上一次更加細膩的灰胎,越來越細緻地調整厚度,修補灰胎細節。每一次自然風乾後,工匠都依次使用粗磨石、中磨石、再到最溫和的水砂紙,不厭其煩、反反覆復打磨。往往經數月,才能呈現工匠追求的極致光潔、細膩效果。《絕響-國鵬輯近世琴人音像遺珍》的主盒體工藝生產中最費時步驟之一。
5 研磨法:
《絕響》研磨實拍圖
灰胎徹底乾燥後就可以打磨了,打磨的工具也與灰胎的粗細程度相符合。第一遍灰胎粗而薄,陰乾後用粗磨石稍磨,然後上第二遍漆灰,此遍用中灰稍厚,待完全陰乾後再以中號磨石打磨。第三次以後使用細的漆灰,干後用中號水砂紙研磨。如果琴面不平而出現沙剎音,則繼續補平,直至平整均勻為止。最後換用細水砂紙繼續均勻打磨,直至琴面達到光潔細膩的效果。《絕響-國鵬輯近世琴人音像遺珍》的主盒體工藝生產中最費時步驟之一。
6 定徽法:
《絕響》定徽實拍圖
古琴琴面鑲嵌的十三個琴徽,其功用在於作為泛音位置的標識,同時也為按弦取音提供了準確的音位位置。徽位的安設,是根據全弦長(指岳山至龍齦兩個架弦點之間的有效弦長)分段振動的道理排定的。一般先定中間七徽的位置,然後依次像兩邊排列。《絕響-國鵬輯近世琴人音像遺珍》中採用此種工藝安裝了主盒體左右兩側的黃銅水紋裝飾條。
7 擦光法:
《絕響》擦光實拍圖
灰胎製作完成以後,還要製作面漆。傳統製作面漆的方法有多種,如煎糙法、合光法、退光法等,表漆下透出斑斕的灰胎,高古而華麗。《絕響-國鵬輯近世琴人音像遺珍》在反覆精細斫制下,皆面漆達到溫潤柔和的效果。
8 安足法、上弦法:
足池的位置很重要,一張好琴如果是看得很順眼的話,那麼雁足的位置應該是尾托到軫池之間的黃金分割點上,這個點則正好構成了古琴兩個共鳴箱的固有頻率和諧音程的關係。雁足的足池是提前就製作好的,最後把雁足牢固地安裝進去,並調整好角度,一是固定琴弦,二是琴平放時穩定。
上古琴的七根弦也有一定的順序。一般先上五弦,目前五弦定為國際標準音高A。五弦定準後,依次六、七弦,先後纏繞在琴背右邊雁足上,然後再上一、二、三、四弦,纏繞在左邊雁足上。琴弦上好,意味著製作工藝已經結束。下一步就可以開始進行演奏了。
9 雕刻擦金:
《絕響》雕刻擦金實拍圖
古時一張好琴終做成時一般都會在其背後為琴命名及手工刻刀刻字。《絕響-國鵬輯近世琴人音像遺珍》為保障刻字的精準及品質採用了鈞天坊琴及諸多古琴名家的當代做法使用雷射雕刻文字,之後再手工磨邊處理。 最後在雕刻的文字處敷上金粉,任其粘附後,再把多餘的粉末擦去,便呈現金色的文字。至此,整琴全部完成,而對於《絕響-國鵬輯近世琴人音像遺珍》,這僅是其精妙包裝構件中的一個主體部分。
《絕響》外觀實拍圖
每套《絕響》的禮盒上皆分別有中英文的獨立專屬編號(例:第壹/NO:1)配以每套皆純手工打造的不同大漆工藝禮盒,保證了限量3000套的每套珍稀獨一無二。
完成的大漆,聞上去有一股淡淡的特殊香氣,且在無毒、耐久、抗酸鹼性方面遠遠超過人工漆,擁有「滴漆入土,千年不壞」的美譽。代表了東方藝術文化里最博大精深的部分。「大漆」工藝在2003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漆工藝示意圖
大漆工藝是我國自古以來的特有精妙工藝之一,發現和使用天然大漆的時間可追溯到公元前七千多年前,據史籍記載「漆之為用也,始於書竹簡,而舜作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畫其內。」大漆來自於原始森林和自然漆樹科類中,是用人工從漆樹割取的天然漆樹液。大漆工藝應用源遠流長,古今中外聞名,在古時更是只有皇帝及達官貴人才用的起漆器製品。大漆工藝除了潤透美觀外更具有防腐蝕、耐強酸、耐強鹼、防潮、絕緣、耐高溫、耐土抗性等。但大漆工藝對人工製作的技術要求極高,且對於製作環境更有著近乎苛刻度恆溫恆濕要求,耗時耗力,因此自古以來就成本高昂。古琴製作的總耗費時間中,近乎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就是在製作大漆工藝。古琴能千年不腐傳承至今靠的就全是這天然大漆工藝。
《絕響》外觀實拍圖
《絕響-國鵬輯近世琴人音像遺珍》的主體包裝工藝承襲了傳統古法的古琴斫制工藝,由正麟殿旗下數十餘位可愛可敬工匠,寒冬酷暑,精心製作,它富有與古琴音樂一脈相承的歷史感、厚重感和古樸之美,且材質可保千年不腐壞,最大限度保存史料完好。由於工藝特殊性,手工細作,無法快速批量生產,且使得項目的開發難度生產成本更是比傳統出版物項目高出極多,因此所帶來的系列問題壓力,包括未必被理解的心酸苦悶不言而喻。但我們不後悔,更不動搖,對於這古琴行業里程碑式的人類巨著,我們定傾盡所有竭盡全力,讓《絕響-國鵬輯近世琴人音像遺珍》能以更好的形態現世!生生不息!【絕響】必不響絕!
《絕響》外觀示意圖
每套《絕響》的禮盒上皆分別有中英文的獨立專屬編號(例:第壹/NO:1)配以每套皆純手工打造的不同大漆工藝禮盒,保證了限量3000套的每套珍稀獨一無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