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1 November 2017

中國古代音樂是如何記譜的


2015/11/06 來源:鳳凰網
中國古代樂譜的形式主要有兩套系統:一種是律譜系統,它按照音律音名記載有對應音高,並用輔助符號表明節拍;另一種是文字譜系統,它用文字描述演奏樂器時的指法,進而用規定的演奏動作還原音樂。前者在當下仍然使用的是工尺譜,後者是減字譜。
中國目前能夠看到最早的樂譜是記載打擊樂節拍的鼓譜。《禮記·投壺》中有關於「魯鼓」、「薛鼓」這兩種地方不同的打鼓節拍。
鼓譜
漢代鄭玄對此注釋道:「此魯鼓、薛鼓之節也。圓者擊鼙;方者擊鼓。」
中國現存最早的琴譜是唐人手抄本的《碣石調·幽蘭》,傳自南朝梁代丘明,據傳為孔子所作。該譜的是目前保存的唯一一個在減字譜出現前用文字譜記錄的古琴譜。這個琴譜用文字記寫音階及操琴手法,共四千九百五十四字。
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的《碣石調·幽蘭》琴譜
但是文字譜的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用文字描述演奏手法,複雜冗長,不容易掌握。於是古代樂師在此基礎上發明了減字譜。
所謂減字譜,就是將各種演奏指法指定唯一名稱後,用相應字的偏旁組合成一個符號來表示某個音的演奏方式。減字法傳為唐代曹柔。基本的原理是「四指八法」,即根據右手左手除小指外的其他八指對琴弦做向內或向外的撥動動作,分別命名為:即大拇指的屍(劈)、乇(托),食指的木(抹)、乚(挑),中指的勹(勾)、剔(易),無名指的丁(打)、倽(摘)。到了宋朝,進一步用數字規範琴弦名稱,以及在四指八法基礎上衍生其他複雜指法。
以下面三個指法為例:
● 第一個減字,是「勾」字的外框,表示是用勾的指法,「四」表示第四弦,「勾」就是將右手輕輕搭在桌子上,自然彎曲,中指輕輕向掌心「勾」一下的動作。
● 同理,第二個減字,是「挑」的簡寫,是末一筆的「匕」字去掉一撇,上面的「二」表示第二弦用挑的指法。挑的動作是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輕輕相搭,其他三指自然下垂,做蘭花指形狀,食指外挑。
● 第三個減字表示右手挑第七弦,上面的「艹」表是這是散音,左手不做動作。
《碣石調·幽蘭》的減字譜
當然,中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開始使用五音十二律的名稱來標示音階和音調,所以古人也用階名或律名來記譜,形成了「宮商字譜」和「律呂字譜」,類似現在的簡譜。
「宮商字譜」就是以宮、商階名記錄音樂曲調中各音的音高的—種記譜法。如清代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所頒《丁祭旋宮之樂》。以其中「終獻奏敘平」第—段為例,記作:
自羽古宮在角昔商,先徵民角有宮作商;
皮角井徵祭宮菜羽,放徵論角思商樂宮。
原文中詩句與音名的文字大小一樣,每個字後面都用一個音階名標示音高,這裡加粗區分出來方便閱讀。但是整個樂譜並沒有節拍、輕重,最後呈現效果完全看演奏者和歌唱者的自由發揮。
同樣,「律呂字譜」是以十二律的律呂名稱記錄音樂曲調中各音音高的記譜法。較早的例子有朱熹《儀禮經傳通解》中存錄的宋代趙彥肅傳譜——《唐開元十二詩譜》,音名用律呂名稱首字,高八度者,在律名後加「清」字。以其中《關雎》的首段為例,記作:
關黃清關南雎林鳩南,
在黃河姑之太洲黃,
窈林窕南淑黃清女姑,
君黃清子林好南逑黃清。
樂譜中音名用字比詩詞字小一號,但仍沒有節拍、輕重的標示,自由發揮程度一樣很大。
以上兩種記譜方式多用於廟堂雅樂。到了唐代,民間娛樂音樂開始繁盛,這種音律文字譜並不適合演奏,開始出現樂師、伶人使用的半字譜,以及由此發展成型的工尺譜。
唐代的燕樂(宮庭宴會所用音樂)因使用「一」、「レ」、「ス」、「マ」等不完全的文字紀錄音高,故名「半字譜」。在中國敦煌發現不少琵琶譜,其中〈傾杯樂〉、〈西江月〉等曲調恉皆有運用燕樂半字譜。
唐代敦煌樂譜中的半字譜
工尺譜就是用比較簡單的漢字來標記音高,並用其他符號輔助標記節拍、輕重的一種樂譜。
以下是工尺譜和簡譜以及西方唱名的對照:
工尺譜、簡譜、西方唱名對照
工尺譜沒有準確的音長記號,但會以「板眼」符號標記拍子的位置。傳統來說,工尺譜就像文字一樣,由右至左分行,每一行從上到下作直行書寫,而「板眼」通常標記在每拍的第一個音的右側。「。」或「×」代表板,「 · 」或「、」代表眼。
至於每一拍之間的字和節奏如何分配,則每一位演唱者和樂師都有自己的習慣演繹方法,並沒有固定的標準。但每一拍中所包含的字數、字體的大小、字與字之間的距離可以粗略地表示音的長短。
《琴學入門》中《陽關二疊》的減字譜與工尺譜並列,同時能夠顯示演奏指法和對應音高、節奏
晚清國歌的工尺譜與歌詞
此外,宋代亦有所謂「俗字譜」,取工尺譜音名之上半截或下半截而成,如「合」作「亼」,「尺」作「ス」,半音用本音加圓圈,清聲於本音上加「一」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