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0 November 2017

古琴考


2015/05/19 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
古琴考導語: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古琴生來就已經古老了,它蒼涼、高古、恬靜,永遠是遺音:三千年前初現時,它是天地的遺音;朝代更迭中,它是前朝遺音;每一個音符彈撥後,它遺下餘音。高山流水做伴,月夜松濤助興,閒雲野鶴添趣,讓悠遠的更加悠遠,古琴像濾色鏡,把五彩斑斕化為清幽水墨,把周遭景物連同琴人的心都作舊了……


在京城的某家琴館中,一張琴靜置於琴桌之上,等待琴人彈響。千百年來,古琴受歷代文人推崇,貴為八音之首,卻早已超越其樂器的內涵。
古琴生來就已經古老了。
它蒼涼、高古、恬靜,永遠是遺音:三千年前初現時,它是天地的遺音;朝代更迭中,它是前朝遺音;每一個音符彈撥後,它遺下餘音。高山流水做伴,月夜松濤助興,閒雲野鶴添趣,讓悠遠的更加悠遠,古琴像濾色鏡,把五彩斑斕化為清幽水墨,把周遭景物連同琴人的心都作舊了……來自韓國的如山師父獨坐湖北武當山的空寂綠林中,撫琴當歌。當琴人把生活的感慨投射到古琴,經由古琴抒發和沖淡,古琴便成人生的餘味。

「琴棋書畫」四藝居其首,古琴是文人情懷的最好載體。孔子整理弦歌(即琴歌);蔡琰蔡文姬父女以焦尾琴和《胡笳十八拍》聞世;嵇康因《廣陵散》而不朽;陶淵明以無弦琴成就比隱居更具體的生命造型;在胡樂盛行的唐代,詩人們依然聽琴;文人氣息壓過天潢貴胄的宋徽宗設「萬琴堂」貯藏名琴;至明清,各地流派形成,一地的河流山川營運出一地的琴聲,正如一方水土塑造出一種文風。在歷史上,古琴從不是大眾的風尚,也未曾消亡,它的音量有限,卻綿綿不絕。而今天,仿佛突然之間,古琴「熱」了起來。

斤斧以時桐碧
是誰製成第一張琴?年代已過於久遠,人間說法不一,但總是出自聖賢之手。良材、善斫、妙指、正心,一張好琴的出現是天、地、人、心的靈氣聚集。



在高山之巔彈一支琴曲,當是人與自然最和諧的相處。吳聲清婉,蜀聲躁急,不同的地理風情孕育出浙、閩、虞山、廣陵、諸城等各家琴派,更顯古琴博大精深。

在斫琴史上,以唐代雷氏家族最為聲名顯赫。而斫琴最浪漫的故事出自雷威。琴多用桐梓,但雷威一改桐木製琴為松木,據元代筆記小說《琅記》載:「雷威斫琴不必皆桐。遇大風雪中獨往峨嵋。酣飲,著蓑笠入深松中,聽其聲,連延悠揚者伐之,斫為琴,妙過於桐。」松木斫琴的效果到底怎樣,不必深究,這裡吸引人的,是風雪中的峨嵋,是酒酣後的獨行,是「連延悠揚」的樹木在風雪峨嵋的佇立,以及斫為琴後,樹木的精魂在撫琴中的重現。
斫琴師將鹿角霜倒入容器,準備與大漆調和,製成敷於琴材上的漆胎,這是髹漆工序的第一步。而髹漆的水平對古琴音質的好壞至關重要。

唐琴珍奇,宋琴平和,明重器形,清貴精緻,傳世名琴體現出了斫琴者的良苦用心,髹漆斷紋、琴銘詩賦更顯古琴的淵源流傳。(從左至右) 1、宋琴 海月清輝 琴面 ;2、宋琴 海月清輝 琴底;3、唐琴 九霄環佩 琴面;4、唐琴 九霄環佩 琴底;5清琴 殘雷 琴底。
天工斫琴
古人稱琴為「聖人之器」,造作自然不同一般,岳山、承露、龍池、鳳沼擬天地萬物,琴額、項、肩、腰擬人體各部,古琴製作之初所要表達的,就是最廣大的天地形態和人與天地精神的往來。
形:古琴前廣後狹,象徵尊卑之別。琴長一般為三尺六寸五(約120-125cm),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周天365度)。整體造型主要依琴體的頸、腰形制不同有所區分,常見的有伏羲式、仲尼式(如上圖)、連珠式、落霞式、蕉葉式等等。
材:琴面擬天,為陽,多用松透的桐、杉木;琴底擬地,為陰,多用堅實的梓、楠木,兩種材質剛柔並濟,琴面底板陰陽相合,琴音方內斂深沉。通常舊材比新材更為斫琴者青睞。但並非一定之說,歷代斫琴大師也不斷發現除桐梓、舊材以外的良材。
工:在古琴製作上,最關鍵的當屬處理槽腹和髹漆兩項工序。大小槽腹的深淺、中空剜留的大小、底面厚薄的匹配比例,都會影響古琴音色的變化。一張琴,無論槽腹如何凸凹不平、錯落「粗糙」,只要音色達到精良,其槽腹處理也是合理的。髹漆對琴的外觀和音色表現也至為重要,漆胎的成分、打磨漆胎的層次、方法、次數,到桐油合光、退光等,都極為講究。
大聖遺音

唐琴 九霄環佩:伏羲氏。為唐代西蜀雷氏所斫。桐面杉底,形制古樸,通體髹紫漆,遍布小蛇腹斷紋。清末曾為琴家祝桐君弟子葉潛所藏,1923年為遜清宗室溥侗所得,現藏故宮博物院。琴名「九霄環佩」與「包含」印為同時舊刻,蘇軾、黃庭堅題跋及腹款均系後刻。指叩音松潤而有迴響,絲弦散彈發金屬弦音,堪為傳世唐琴之最。
宋琴 海月清輝:仲尼式。南宋時作,清時由熱河行宮收藏,現藏故宮博物院。琴面較平,有「聳肩而狹」之象。琴表髹栗殼色漆,補以朱漆,鹿角灰胎,金徽,水波形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海月清輝」,下刻篆書「乾隆御府珍藏」印。此琴做工精細,琴音松透清亮,頗具金石之韻。
清琴 殘雷 落霞式:光緒年間,譚嗣同用雷劈梧桐監製的古琴之一。黑栗色漆,蚌鈿徽,龍焦尾雕靈芝雲紋,尾托作藤蔓紋,左右對稱。琴背面龍池之上刻魏碑體「殘雷」二字及下刻行楷詩歌均填以石綠。1952年錢君宜先生將此琴捐獻故宮博物院。琴的造型優美,形制適度,在留存的眾多清琴中,堪稱佳品。
已是21世紀的今天,斫琴又當如何?
「虞田琴齋」的田雙琨先生把自己家當了作坊,民族樂器從根本上還是適合小作坊生產。」田雙琨說,他現在自己斫琴,亦不斷有年輕人拜他為師,學徒花三個月左右的時間能做出一張琴,田雙琨即授予他本人所制的證書。
已名聲大噪的「鈞天坊」則有著全然不同的氣派。斫琴師王鵬興建於北京大興的鈞天坊占地萬餘平方米,內有池塘荷花、垂柳拱橋,有生產廠房和他的個人工作室。他將斫琴工序分為各個獨立車間,上漆的專門上漆,做岳山的只負責岳山,最後由王鵬統一把關,如流水線模式。
生產線上的古琴還能有古琴的韻味嗎?針對這樣的疑問,王鵬說,「繼承傳統文化繼承的是文化精神,而不是文化形式。」


在北京郊區的鈞天坊琴館中,王鵬輔導一位外地趕來的學生習琴。在古琴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古琴教學市場日益火熱。
繅絲為弦成好音
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引得卓文君私奔,兩人當壚賣酒,成就風流佳話;清代李漁著文,若要嬌妻美妾習琴,主人一定要會聽琴,否則對牛彈琴了無趣味。文君相如的佳話不過是文人風流,李漁的趣味終有輕薄相,倒是這對無名伉儷的心弦化作了琴弦,相濡以沫,淒清哀婉。
斫琴、彈琴、聽琴,琴弦寄託了太多情感。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古琴,琴弦自身又關乎遺產的定義和傳承。
手揮七弦弄歸鴻
初接觸古琴時,聽說古琴沒有琴譜,真真嚇了一跳,如若沒有琴譜,覓知音的《高山》、《流水》如何流傳?嵇康臨刑前聲稱要「絕矣」的《廣陵散》怎麼未絕?古琴演奏的依據是什麼呢?
見諸文字記載最早的琴譜是唐人卷子中的《碣石調• 幽蘭》,為南朝梁末丘明所記,用語言描述了彈琴的手法和音位,後世稱為「文字譜」。文字譜尚未形成符號系統,寶玉看到的是唐代琴家曹柔製作的「減字譜」,「減字」就是將漢字的某一具有特徵的部首或筆畫取出,再和其他部首、筆畫、數字重新組合成一個符號。


雕刻於木板上的《酒狂》琴譜顯示,「減字譜」是將漢字的某些部首、筆畫取出,重新組合成為符號,這種琴譜使眾多琴曲得以流傳。
「減字譜」以彈琴時的手法明確了音高和音位,但沒有時值標記,也就是說,古琴譜沒有註明每個音的長度。儘管清代有人以工尺譜記錄古琴曲譜,增加了板眼節奏,但大部分曲譜仍沒有固定節拍。所謂古琴沒有琴譜的說法由此而來。作為歷史最悠久的獨奏樂器,古琴的樂譜卻沒有限定每個音符的時間,給予每個彈奏者即興發揮的彈性。古琴譜對於時間的漫不經心,如同國畫中的留白,體現著虛實相生的觀念,每一個具體的音是「實」,而音的長度是是「虛」,「減字譜」上的音高是「言」,「減字譜」上沒有體現的音的長短是言外之「意」。


在一場弘揚中華文化的晚會上,來自國子監國學班的少年們正等待入場。無論因何學琴,古琴本身都將在一些幼小的心中留下繞樑的餘音。
繞樑餘音今猶在
古琴的魅力在你不知它從何而來,卻仿佛你與這個聲音在相互等待,它永遠是「驀然回首」的「燈火闌珊處」;它的魅力也在於它的每一個音符仿佛都為餘音而存在。
古琴的餘音實質上是餘味。當文人把生活的感慨投射到古琴,經由古琴抒發和沖淡,古琴便是人生的餘味。
2003年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古琴漸漸熱了。知名琴家和琴派本多出自江南,但北京作為不可撼動的文化中心,卻成為古琴的熱土,這還是「古」琴嗎?當寂寞的古琴遭遇喧囂的時代,寥落的琴音遭遇熱鬧的追捧,文人的雅好遭遇市場的炒作,古琴彈出的,到底是怎樣的「余」音?
或許在我們身心疲憊時撥弄三兩聲,即刻的心靈慰藉才是古琴真正的「餘音」吧。這種「餘音」,也正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今日作為「遺產」必須保護和傳承的原因。這種「餘音」,可以自絲弦發出,可以是個人打譜,甚或可以是自己斫琴。古琴具有安靜的力量,每個現代人都能在古琴中安頓自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