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0 November 2017

赫德「尋琴記」,古琴實踐學習紀實


2017/05/27 來源:連訊社
古琴家朱慧鵬為中學部學生上課中。
導 讀
從課堂古琴理論到廣陵派發源地,從斫琴名家到今虞琴弦唯一繼承人。上海赫德雙語學校中學部的學生們,以「古琴」為線索,浸潤體驗式地將中文課程與傳統文化相融,從不同的角度領略古琴的魅力所在。
上海赫德雙語學校G6出品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把握,是上海赫德雙語學校中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習過程中,學校不僅注重課堂探討和理論學習,也主張整合資源,以更為立體可感的方式,幫助學生們深入地理解和自己息息相關的文化因素。中學部的「古琴文化之旅」就是一則鮮明的例子。
此次實踐學習課程(ELP)也可稱為「遊學」,是世界各國、各民族文明中,最為傳統的一種學習教育方式。孔子率領眾弟子周遊列國,增進弟子的學識,培養弟子的品質,開闊眼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更是中國傳承至今家喻戶曉的教育古訓。
對於傳統文化,首先要做的是去了解。
因為了解,才能理解;
因為理解,才會尊重;因為尊重,才懂傳承。
這樣,當有一天你站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時,
就知道如何去講述中國人自己的故事。
上海赫德雙語學校中學部校長李蓉說
課堂上,當中文老師提起「伯牙子期」的故事時,學生們格外興奮,這正是他們在中文課程中所學到過的。後代古琴審美理論的基礎,大多源於先秦的古琴美學思想,而這些思想正是基於琴樂的實踐活動。
古琴傳統文化課
琴式由來、琴身構造、古琴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朱慧鵬老師娓娓道來。
▲古琴的結構是怎樣的?琴弦有為何有7根?中國古人為何喜歡古琴?帶著諸多疑問,學生們認真聽著朱慧鵬老師的講解。
▲從理論到體驗,親自感受古琴的特色。
倘若探討古琴,駐校藝術家、《斫琴法式》作家、古琴家朱慧鵬恐怕是不二人選。當他來到教室時,學生們的討論自然而然地轉移到了古琴文化上,也由此拉開了「尋琴記」的序幕。
上海赫德雙語學校 中學部學生作品
▲朱慧鵬老師在講解減字譜時,還根據樂譜現場示範,彈奏告訴學生古人琴譜的發音是怎樣的。
暮春時節,古城揚州依舊綠意盎然。上海始發,落地鎮江後再輾轉坐車前往揚州,下榻之後稍作調整,學生們就踏上了探尋廣陵琴韻的道路。
揚州古稱廣陵,「廣陵派」是中國古琴藝術的重要流派。源於江蘇揚州,其溯源悠久,風格獨特,為歷代琴家所重視。廣陵琴韻展廳雖然並不大,但對於廣陵派這一琴派分支卻細數詳盡,「減字譜」的變遷更是讓學生們感嘆古人的智慧。
申時,辭別廣陵琴韻展廳,跟隨朱慧鵬老師的一路指引,學生們又踏訪來到斫琴名家陶貴寶的工作坊。陶貴寶先生的工作坊隱匿於一片田野之中,連百度導航都找不到。
學生現場跟隨斫琴名家,體驗製作古琴的工藝。
「琴象天地萬物,萬物萬事皆有陰陽。斫琴選材,琴面與琴底,都是以分別屬陽與屬陰的兩種木材斫制而成。」陶貴寶說。
陶貴寶
師從龔一、梅曰強、劉揚等古琴大師,陶貴寶19歲開始斫琴生涯,至今三十餘載。其製作的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深具東方古典樂器特色。
若非親歷現場,學生們很難想像到一把古琴選料的複雜,用料的謹慎和打磨的反覆。
在制琴工藝中,「打磨」恐怕是最重複也最枯燥的工作,需要一遍遍細緻、耐心的對琴胚進行處理。
很難想像如此聒噪的打磨聲,最終會成為悅耳的迷離之音。在陶師傅的指點下,學生們體驗了古琴製作中「刨」和"鋸」的過程,紛紛意識到看似簡單實則很難。
潘國輝,今虞絲弦國內唯一繼承人。
整裝待發,離別揚州東關街的長樂客棧,學生們又馬不停蹄的從揚州趕往蘇州。朱慧鵬老師此次帶領學生造訪的潘國輝老人是國內唯一的古琴絲弦製作傳承人
今虞絲弦的製作工藝複雜,選絲與打合是其中的部分。選絲是將蠶絲中的長絲通過繅絲而成。生絲互相摩擦產生出一種特有的悅耳聲音,稱為「絲鳴」。另一個步驟「打合纏絲」則需要細緻與耐心。赫德中學部的學生們,很幸運地見識到了潘國輝老先生打合纏絲的過程。
絲弦由生蠶絲編而成,工藝複雜繁瑣。
製成後的琴弦色澤溫潤,音色動人自然。
學生們第一次從書本之外了解到了琴弦的製作工藝。在老人簡易的工作坊中,絲弦架上,20個生蠶絲軸並成80股備用。
打合時,細若遊絲的生蠶絲極易纏繞成結,潘國輝老人總是不緊不慢的將纏繞住的絲線解開,極為耐心。這種匠人精神令學生們深受感動,全神貫注地觀察琴弦的打合過程。
▲上海赫德雙語學校學生與潘國輝老先生合影。
▲潘國輝老先生為學生們展示今虞琴弦。
文化的發源始於「人」,傳續也依託於「人」。從古琴授業解惑到斫琴制弦,離不開一代人的傳承與發揚。學琴史、試斫琴、觀絲弦,在短暫的遊學中,赫德學生們通過實踐學習法真正將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留存於心,這正是通往全球化中國人的赫德之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