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0 November 2017

裕隆全」鹽號是揚州古琴大師祖業 少時定居揚州 2017/09/10 來源:風眼看天下

由孫儷主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正在江蘇衛視、東方衛視熱播,這部以清末陝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人生為素材的電視劇,以涇陽縣安吳堡吳氏家族史實為背景,講述了一代女商聖的傳奇人生。周家以鹽業發家,而當時的揚州鹽業發達,鹽商聚集,在這部劇中,揚州元素眾多,比如數次提及的周家設於揚州的鹽號「裕隆全」,竟與揚州廣陵琴派大師劉少椿密不可分。
揚州元素1
熱劇中的「裕隆全」 是揚州古琴大師祖業
劇中的吳家家大業大,少爺吳聘是五品同知。現實中的吳蔚文和吳聘也確實亦官亦商,吳蔚文是通奉大夫,官至從二品,曾任湖北後補道台、山西寧武知府等職,同時,他憑藉辦理淮鹽鹽務掌握數百鹽引之便,在揚州設立鹽務總號「裕隆全」,各地設立分號,一年就有數百萬兩銀子收入,是遠近聞名的大鹽商;周瑩丈夫吳聘則是資政大夫,官至正二品,比他父親還高一級。
值得一提的是,這其中提到的揚州「裕隆全」鹽號與廣陵琴派第十代傳人劉少椿有著深厚的淵源,「裕隆全」大總管劉茂椿,即廣陵琴派第十代傳人劉少椿的父親。
少時定居揚州 開啟古琴藝術生涯
劉少椿1901年出生於陝西省富平縣北陵堡的一個鹽商家庭,他的父親劉茂椿是一名鹽商。當時,鹽是國家的經濟命脈,而劉少椿的父親掌管著與鹽有關的運營,在當時是非常富足且具有一定社會地位。
在劉少椿14歲的時候,他便跟隨父親至江西南昌做食鹽生意,後來,他經常來往於江西南昌和揚州兩地。當時的揚州,聚集了眾多的商賈鹽梟,經濟繁榮,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影響力,1915年,劉家定居揚州,劉少椿的父親劉茂椿主政揚州「裕隆全」鹽號總商號,在全國有三四百家「裕隆全」鹽號分號。當時陝西的「裕隆全」是全國最大的鹽號之一,劉茂椿作為這個鹽號的大管家,被派到揚州總商號,而當時的揚州是全國鹽商聚集地,也是文化中心。
在古城揚州,劉少椿被這裡深厚的歷史文化所吸引,他一直紮根在揚州文化土壤中,汲取著「營養」。1928年,劉茂椿特意邀請博學多才的孫紹陶先生到自己家中擔任家庭教師,為自己的兒女補習古文,本來就痴情於傳統藝術的劉少椿便開始拜孫紹陶為師,系統地學習古琴,開始了他的古琴藝術生涯。
與此同時,劉少椿還在父親經營的「裕隆全」學生意,三年滿師後,就在鹽號做抄寫及打理事務。1930年前後,正值「裕隆全」鹽號鼎盛時期,劉少椿對於生活困難前來求助的親友和生意上的夥伴,總是有求必應,慷慨解囊。
遺憾的是,在父親去世後,劉少椿由於不善經營,「裕隆全」鹽號於1935年倒閉,劉家一度依靠典當古玩什物度日。
不過,儘管劉少椿缺乏經營才能,但他卻在古琴演奏方面有著極高的藝術造詣和成就,他還精通書法、武術、皮雕等,是一位學貫中西、博學多才的當代藝術大家。
揚州元素2
揚州總管輔佐「陝西女首富」創下家業
在丈夫吳聘去世後,周瑩臨危受命掌管吳家家業。此時吳家本身已有龐大的家業,但公公死後,吳家經營的商業逐漸衰落,然而仍有不少商號、店鋪和資本。有原始資本做支撐,堅持誠信經營,同時周瑩還知人善任、駕馭有方。她身邊圍繞著幾十個能人,其中尤以揚州總管羅天增與楊茂亭、王子緒、王幼農等人著稱,他們個個多謀善斷,經營有方。這其中,羅天增、楊茂亭、王子緒、王幼農四個人被稱為女商聖周瑩手下的四大總管,周瑩對他們恩威並用,處處倚重,他們為周瑩創下「陝西首富」的名號立下了汗馬功勞。
遺憾的是,由於年代久遠,今人已無從查找他們當初輔佐周瑩從商的軌跡,只有王幼農尚留下些許蹤跡。王幼農也是陝西三原人,1911年任寧遠知府兼兵備道,領巡防營。1911年四川發生「保路運動」後,王幼農眾望所歸,被推選為都督。但他以大局為重堅持四川統一,寧任知府,不做都督,蔡鍔讚揚他「威信過人,漢夷悅服」。1923年5月11日上海「陝西賑災會」成立,王幼農還和于右任等人,為陝西賑災活動四處奔波……
揚州元素3
揚州東關街上的山陝會館見證陝商輝煌
在揚州的老城區,至今仍保留著一大批明清會館遺址及民居老宅,如山陝會館、嶺南會館等。
揚州文化學者韋明鏵介紹,陝西商人在揚州的遺存當數位於東關街250號的山陝會館,這是一處清代建築,是山西、陝西鹽商在揚州設置的會館,也是揚州最早的鹽商會館之一,原址在舊城南門街,清初遷至東關街。
山陝會館占地面積五畝余,原有房屋百餘間,分為東、中、西三路,各有房屋七進。其總體布局為前廳後宅,建有後樓及花園。據說,當初山陝會館屋宇整飭而恢宏,假山魚池無不有,可惜今天看到的大都是後來搭建的房子。石板路上有一塊橫臥地上的長條石上,鐫刻著「百歲坊」三個大字,不知何時之物。《揚州畫舫錄》記彌陀寺巷也稱「百歲坊」,或者此石即是彼處之物。
山陝會館的北界在剪刀巷。在巷南的牆上,東西兩頭原來各有一方石碑嵌在磚牆中,西頭一塊界碑刻著「山陝會館地基西牆界」,東頭一塊界碑刻著「山陝會館地基北牆界」,表明當年山陝會館的西、北方位至此為止。
建國初年,郭榮珍、邱文龍、胡天祿等人籌措三十六股金,利用山陝會館神台作戲台,稱為「共舞台」,開演戲劇。山陝會館現為市級文保單位,它靜靜地佇立在東關街,向各地遊客講述著陝西商人曾經在揚州的故事。
記者 王蓉 文/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