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0 November 2017

廣州斫琴人數近年激增 古時手藝難以完整傳承


2015/03/16 來源:鳳凰網
斫琴工人正在打磨古琴。 梁志欽/攝
肖茂國拿著尚未製作完善的古琴。 梁志欽/攝
最後一道工序,古琴存放在恆溫室。梁志欽/攝
收藏周刊記者近日走訪廣州各區,了解到目前廣州市民除了對學習古琴彈奏有強烈需求外,斫琴方面的學習也日益受到追捧。斫琴師陳一民說,古琴如普洱,越陳越醇。而稼軒琴坊負責人陳志彥則說其他琴是愉悅別人的,唯有古琴是修養自我身心的。
■收藏周刊記者梁志欽
2008年奧運之後學斫琴人數激增
走在海珠區素社直街南段,鑽進小巷來到了廣州第一棉紡織廠宿舍,年過花甲的斫琴師陳一民正在他所在7樓的工作室等候收藏周刊記者的到訪。這是一棟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9層樓房,沒有電梯,爬上7樓後,陳一民已經敞開了門,在門口迎接。這所由典型二居室住房改造的工作室,仍然保留著生活的氣息,雖然掛滿了古琴,但原來的床與柜子,依然擺放整齊。「我平時沒事都會過來,而每周日,學生們也會過來上課。所以,你有空就常來。」陳一民說一口標準的廣州話,邊說邊為記者倒茶。
上世紀80年代,身為廣州第一棉紡織的工人,他在一次偶然機會下得到了原廣東古琴研究會會長、嶺南古琴一代宗師楊新倫的指導,學會了斫琴,一干就是30年。現在正在跟他學斫琴的學生,大多具有高學歷,本科到博士、家庭主婦到高校教師都有涵蓋。30多名學生分兩個地方上課,一個在這個工作室,而另一個,則在海珠區小洲村。
「自從2008年之後,學斫琴的人便猛增,因為奧運開幕式有古琴彈奏,很多人都是因為這個而知道古琴的。」陳一民直到現在,對學古琴人員猛增的情況,仍然表示驚訝,「以前(2000年之前)哪有人學斫琴的,即便有都是偶爾有一兩個,以前在廣州,只有我一個斫琴,現在越來越多了,我有很多學生學會了之後,他們也回到了本地開斫琴作坊。」
陳一民分析,學斫琴人員數量激增還有另一個原因,「市面上老古琴太少了,而且價格太貴,喜歡古琴的人越來越多,因此,製作新的古琴成為填補這部分需求的最好途徑,學斫琴的人自然就多了。」
陳一民拿著20多年前做的一張古琴感嘆道:「一張琴,即便製作好了,也要放上一年以上,聲音才穩定。而要做一張上好的古琴,則非常難得!」他告訴記者,古琴如普洱,越陳越醇。而「百納琴」則是最為上乘的古琴,「一塊桐木,一塊杉木,互相交接,那是非常完美的,但是耗時也是最多的。」
取法自然,調試一把成熟古琴花了4年
據了解,目前在廣州,像陳一民這樣開設斫琴作坊的人,早已不下10個,單是番禺區便至少有4個,而其中,陳志彥便是其中之一,其稼軒琴坊是番禺區乃至廣州較為成熟、有規模的斫琴作坊。
陳志彥最近正為古琴「申遺」的事情忙綠著。在收藏周刊記者走訪的當天,他在百忙中抽出了時間,與拍檔梅庵琴派傳承人程久霖、廣陵琴派(斫琴)傳承人肖茂國早早等候。相比開設在宿舍生活區的陳一民工作室,稼軒琴坊的體量則顯得異常龐大,它位於番禺大石的數棟高層民宅中,幾棟高矮不一、五六層高的樓房互相交錯零散建造,但因琴坊的統一管理而互相用圍牆連結起來,儼然一個微型的創意園。
走進大門,經過兩棟發出機械轉動聲音的樓房,才到接待室。陳志彥說自己偶然認識了廣陵派的古琴家徐永老師後,便對古琴產生了濃厚興趣,「他當時說了一句話,讓我把研製古琴看做了自己未來的一番大事業。他說其他琴是愉悅別人的,唯有古琴是修養自我身心的。這句話一下子讓我懂了琴。」
陳志彥的稼軒琴坊雖然創建於2008年,但光是調試出成熟的古琴,就花了4年時間。陳志彥說:「古人斫琴是自然的產物,取法自然。琴的長度一般是3尺6寸半(5),代表一年365日;13個琴徽,代表一年13個月(加上農曆閏月);古琴一開始是五弦,意味金、木、水、火、土,後來改為七弦,加入了文王和武王;而面板為圓弧形,地板為方形,代表天圓地方;面板一般採用桐木(南方多為杉木),地板用梓木,上松下硬,代表一陰一陽。」
保護手指,鋼絲弦是對蠶絲弦的改良
廣陵琴派(斫琴)傳承人肖茂國負責琴坊斫琴整個流程,他透露,斫一個琴,至少要100多道工序,單單是做漆,則有20多道工序。收藏周刊記者在跟隨其了解古琴製作過程時發現,他們的斫琴分工與區域設置已經非常系統,作坊裝了電梯,不同工序在不同樓層,而記者在現場看到,幾乎每個大類的工序,均有一兩名工人正在作業。肖茂國表示,每天監製與溝通斫琴情況,來來回回都不知道要圍繞生產線走上多少遍。
正在記者感嘆古琴技術可以藉助科技互相結合、完美傳承時,肖茂國卻對斫琴技術的傳承表示擔憂,「斫琴技藝現在傳承算是比較艱難的,古代斫琴技術少有文字記載,通常均依靠口授相傳,以前斫琴師可以邀請一些老斫琴師評價、交流和指點,但現在老一輩的斫琴師已經越來越少。目前仍然保留完好的歷代古琴,又難以了解裡面構造,只能依靠部分科技手段,掃描琴腔的情況。這樣,對於古代古琴的真正製作技術,則難以完整地傳承了。」
經過走訪,記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古琴琴弦均採用了鋼絲弦,古代所採用的蠶絲弦幾乎銷聲匿跡,陳一民認為這是蠶絲弦斫琴技術的失傳問題,「現在用蠶絲做弦的難度有點大,會這門技術的人太少了,當然,也還會有人懂,只是不多。」
對此,梅庵琴派傳承人程久霖則較為樂觀,他認為鋼絲弦的運用是對蠶絲弦的改良。「蠶絲弦的音韻相對較少,而鋼絲弦則延長了餘音。」肖茂國也同意改良一說,認為鋼絲弦對彈奏者的手指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常見斫琴步驟
第一步:先找些百年以上的老房梁木,在陰涼地方架起晾乾水分;
第二步:木材幹透後,就開始開面,按照古琴的長度與厚度開成一塊塊;
第三步:挖琴腔;
第四步:調試琴音,深入調整琴腔內部的厚薄;
第五步:合地板;
第六步:裝配件,包括岳山、冠角、琴徽等;
第七步:做裱布;
第八步:做灰胎;
第九步:打磨,做漆面;
第十步:上礦物顏料,做圖案裝飾;
第十一步:放進恆溫恆濕的停放空間,等干透則為完成。
名人與琴
馬未都愛琴
「屋中添置一把古琴,不用會彈,只是心煩心亂心中歡喜之時隨手一撥,聽聽天籟之音,不必聽曲,就已知欲覓高山流水的知音,未必是人,有物足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