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7 August 2017

將斷未斷——蠶絲捻成的的古琴琴弦


2016/01/26 來源:中國移動天上西藏
導讀:現在雖古琴不乏愛好者,但現如今大多數的古琴都是鋼弦——即以鋼絲為芯,外纏以尼龍絲線,而非絲弦。一根由蠶絲捻成的將斷未斷的琴弦——這既是當下古琴文化傳承艱難的一個極端化隱喻,也道出了傳統古琴絲弦文化危亡在即這一公開卻鮮為人知的真相。
古琴絲弦 攝影/王耕
無絲不成琴,如今絲弦難尋
古琴,歷來被公認為中華千年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琴操》記載:「伏羲造琴。」數千年來,琴學、琴道、琴曲、琴人,傳承不絕、文脈燦然。
「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絲弦自古以來就是古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是古琴的代稱。早在秦漢時就有「削梧為琴,繩絲為弦」之說。在「金石絲竹,匏土革木」這古代八音之中,「絲」所指就是古琴。東漢桓譚《新論》中說「八音之中,唯弦為最,而琴為之首」,不僅道出弦樂在古人心目中的至尊地位,也凝固著自古以來無絲不成琴的傳統。
古時的琴人中,多有制弦高手。一張琴,7根弦,絲絲縷縷,搓合煮晾,琴人把自己對琴的鐘愛,糅進晶瑩剔透的絲弦之中,這樣的絲弦與琴人靈魂融為一體,彈奏出的已不是普通的樂音,而是發自心靈的交響和詩。史書稱「師曠鼓琴,六馬仰秣」,古琴與絲弦,堪稱天作之合,生死相依4000多年,共同演繹著中華傳統文化中優雅動人的篇章。
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日漸復興,喜歡上古琴的人日增,據稱國內古琴愛好者總人數已達40萬。若以40萬人,人均一張琴計,世間至少有40萬張琴。然則,這40萬張琴上所用之弦,卻絕大多數都是鋼弦——即以鋼絲為芯,外纏以尼龍絲線,而非絲弦。
為何會出現這一情景呢?一方面,「文革」期間,華夏大地難聞琴音,絲弦生產受到一定影響;另一方面,由於優質絲源不穩定、固有的生產方式難以維持規模化等原因,絲弦的生產處於艱難維繫的狀況。無弦可用的琴家,只好研究突破之道。在上世紀60年代左右,民族樂器琴弦襲入一股西化之風,胡琴、琵琶、古箏、三弦等樂器,紛紛將傳統絲弦換作了鋼弦,古琴走上鋼弦之路也勢在必行。然而,鋼弦的誕生其功德在於一舉解決了琴家用弦之急需,使古琴文化傳承普及不致弦斷音絕。但是,鋼弦誕生後,絲弦市場迅速被鋼弦占領,因此也在不經意間把傳統絲弦傳承逼入絕境。
鋼弦與絲弦有何不同
穿上「鐵甲衣」的鋼弦,與傳統的絲弦有何不同?香港琴家黃樹志曾多年潛心研究鋼弦與絲弦的特性對比。他認為,鋼弦相對於現代絲弦的優點主要在技術層面,比如:結實耐用;性能穩定,不因溫濕度變化而跑音;張力強,容易調到標準音高;音量大,適合舞台演出及合奏;音色亮,利於普及推廣,等等。而這些差距,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現代絲弦自身品質下降而產生的。相對於鋼弦,絲弦的優點則主要體現在藝術層面:絲弦音色古樸,有人和之韻;出音有力,餘音消失快,給人以音質飽滿之感。著名琴家吳文光曾說:「絲弦之美,在其柔韌而長,潤澤而寬,清麗而圓,別有一種戛玉之趣、懷古之思。」相形之下,鋼弦「金石之聲」太重,餘音冗長,特別是彈空弦時有一種比較刺耳的金屬噪音。正如黃樹志所說:「鋼弦琴可以說是現代發展出來的新的舞颱風格古琴,但並不表示可以取代原來傳統風格的絲弦琴。即如用原子筆代替了毛筆,雖然使用上方便了,但在書法藝術上兩者絕對是不可相比的。」
絲弦的傳承乏力,從表面看是傳統作坊式生產模式被現代工業化生產模式衝擊淘汰的結果。但若從更深層的文化視角看去,絲弦的沒落,則不啻是對中華傳統文化保護乏力的縮影。隨著鋼弦的普及,傳承數千年的古琴文化正在悄然發生著改變:為了適應鋼弦的特性,古琴的琴體結構需要調整,引發古琴的斫制方式改變。同時,琴曲的打譜演奏、琴人的交流,乃至琴學的研究等都隨之變化。
絲弦,一種文化態度
選擇鋼弦,還是絲弦?對琴家來說,不僅是一種個人好惡,還意味著一種文化態度。一眾新老琴家,為絲弦的沒落而痛心不已,但為了古琴的普及推廣和傳承又不得已採用鋼弦。琴家吳兆基甚至研究出一種「偏鋒」演奏方法來迴避其鋼弦的金屬噪聲。當然,也有一些老琴家倔強地堅守著古琴文化的「道統」。對他們來說,指尖觸摸與天然蠶絲相親的繞指之柔,在撥弄之間與天地相接、與歷史氣息相通的愴然悠長之氣,是鋼弦無法取代的。甚至還有一位叫唐士璋的美國琴家,20多年堅持為絲弦推廣奔走呼籲。他把《太音大全全集》里的造弦方法翻譯成英文放到網上,與全球古琴愛好者分享交流。而黃樹志更是親力親為,數十年來親身實踐於製作、推廣絲弦,已試驗研製出「太古絲弦」,並經不斷改良,品質已達到相當高的水準。他們的這些努力,其發願純粹樸素:即讓絲弦文化不會在鋼弦的衝擊下失去傳承,徹底遺落。
然而,絲弦發展的前景,仍然是不容樂觀的。傳統的絲弦製作工藝繁瑣、周期長、成本高,又無市場支撐,導致質量不穩、產量低微;國內唯一制絲弦大師方裕庭去世後,僅其小徒弟潘國輝傳承衣缽。今天,市場上公開發售的絲弦品牌極少,除了黃樹志的「太古絲弦」、潘國輝的「今虞絲弦」,便只有蘇州民族樂器一廠的「虎丘」牌絲弦以及常州「泠月齋」出品的「吳聲」牌絲弦等寥寥幾家。潘國輝每年只做兩三百副,大多數被香港和台灣的琴家買去。如果不是一干香港、台灣琴家的刻意維持,絲弦技藝恐怕早已音斷弦絕。如今,潘老已年近七旬,尚無正式傳人;黃樹志也年界高齡。把兩岸三地的老專家全部算上,掌握傳統古琴絲弦製作核心技藝的不到5人。傳統絲弦製作技藝的傳承,已是岌岌可危。
2003年,古琴藝術入選「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這是對傳承4000多年的古琴文化的認可和致敬。然而,相較之下,傳承數千年的古琴絲弦文化卻仍未獲得應有的承認。纖纖絲弦,牽繫著古琴文化乃至中華傳統文化數千年來綿延傳承的大命運。如果我們真的不小心弄丟了它,那麼,我們失去的是傳統文化中格外美麗動人的一個部分。(編輯/李冬,轉載自中國文化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