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琴之人都知道,古琴有十三個徽位,用以辨音位。但是十三徽到底起於何時,定於何時,並無定論。
《說文解字》說:徽,衺幅也。一曰三糾繩也。從糹,微省聲。《辭海》〔徽〕條亦解釋道:「琴徽,系弦之繩。」很明顯《說文解字》與《辭海》的解釋,與我們現在對古琴「徽位」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樣的。倒是更像是在說我們通常所說的「絨扣」。
篆書
上個世界九十年代,湖北曾侯乙墓與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中均有古琴,分別代表了戰國與漢初時古琴的形制。可以從圖片中看出來,此時的古琴並無徽位之分。那麼古人是如何尋音位以辨音呢?
馬王堆 3號漢墓七弦琴
我們可以猜測是純靠聽力來辨別徽位的。在音樂發展之初,和諧的聲波震動是演奏者的一致追求。於是,可以想像,在古琴製作時,製作者發現,在古琴的有效弦長內,以中間為例(即現在的七徽)一分為二,左邊泛音高與右邊泛音音高在許多地方是相同的,於是以此演奏。而習琴的人也都知道,古琴是不必調至絕對音高的,相對音高下,只要音高和諧,是一樣可以演奏的。
慢慢的,更多的演奏者發現,古琴等分三份,則三分之二與三分之一處相同;等分四份,則四分之三與四分之一相同;等分五份,則五分之四與五分之一相同,五分之三與五分之二相同;六八類推。其實到八分的時候,已經出現重複的了,那麼為什麼還是會出現呢?為什麼一定要湊齊十三徽?現有說法都是以「象徵一年十二個月和一個閏月」,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古時,將人事與天地相參,是古人的習慣。這點,許多現代人是不能理解的。
至於暗徽為何變為明徽,筆者有個大膽的猜測,在文化相對比較普及的兩漢時期,尤其是董仲舒喊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口號之後,文人階層的出現,使得古琴的普及成為必要。這些文人出於儒學開創者孔子的對古琴的喜好,對於「禮樂」的重視,便將古琴作為一門學科來學習。同時也解釋了為何古琴會在歷代文人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筆者認為,自西漢中期,古琴已成為大部分文人必修的一樣技藝了。但是耳朵並不敏銳的人無準確尋找徽位的能力,所以就需要明徽了。至於為何要湊齊十三徽,前邊已說。
實際上,早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關於古琴徽位出現時間的研究類文章層出不窮。古琴十三徽具體出現的時間,有文獻可證為魏晉時期。嵇康《琴賦》便有「徽以鐘山之玉」之言,文字譜《碣石調·幽蘭》亦有表明徽位,南朝的畫磚《竹林七賢與榮啟期》中嵇康撫琴所用之琴亦有十三徽。香港的饒宗頤先生在《三論琴徽》中提出,認為徽位最早應該是出現在西漢。但至今並無西漢晚期及東漢時期古琴或者相關書畫作品以證,除了感嘆一句「文獻不足故也」實在是別無他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