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與五行養生的秘密
養生,是靈魂的入靜
中國古代氣功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多種不同的稱謂,如吐納、行氣、導引、食氣、調息、靜功、參禪、禪定等。然而「氣功」一詞是近現代的稱呼,古代沒有這個稱謂。氣功的定義是,對氣物質直接的實踐的功夫。而實踐的方法是,排除雜念、注意專一、收視返聽、松靜自然。「靜」是氣功的核心、靈魂,入靜程度是功夫層次的標準。氣功入靜後的精神心理狀態是,清靜無為、恬淡虛明、悠悠曠遠、微微若存,也就是清、微、淡、遠。
琴--物我兩忘,渾然一體
琴(稱七弦琴或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詩經》中就有多處記載。歷代文人對彈琴都有相似的體會。漢代琴家桓譚說,彈《微子》琴曲時,聲音要清與淳;彈《舜》琴曲時,聲音要清與微。漢代琴家蔡邕說,彈琴要「通理活性,恬淡清溢」。魏晉琴家嵇康說,彈琴「可以導養神氣,宣和情感」。唐代琴家薛易簡說,彈琴人要志靜氣正。
大詩人白居易的詠琴詩《清夜琴興》:「月出鳥棲盡,寂然坐空林。是時心靜閒,可以彈素琴。清冷有本性,恬淡隨人心。心積和平氣,本應正始音。」還有另一首詠琴詩《船夜援琴》:「鳥棲魚不動,月照夜江深。身處都無事,舟中只有琴。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北宋琴家成玉磵說:「攻琴如參禪。」
明代琴家徐上瀛在他的古琴論著《溪山琴況》中,總結彈琴要和、靜、清、遠、古、恬、淡、逸、雅。總觀上述各朝各代琴家彈琴感受可以看到,彈琴首先要心靜,然後要調好氣,這就進入了氣功境界。彈琴時使琴聲清、微、淡、遠,使人和琴「物我兩忘,渾然一體」,達到氣功和彈琴最緊密結合,也就是「修身養性」。
氣功與彈琴的關係,不僅是對琴人和彈琴的要求,而且也是古代儒、道哲學觀在古琴藝術中的滲透,經過千百年積澱,已成為演奏古琴的審美追求。
古琴-與陰陽五行
古琴音樂的醫用價值是以陰陽五行理論為基礎的陰陽之說最早見於《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這是古人對抽象的「陰」與「陽」的高度概括,是相互對立統一的兩種現象、事物、聯繫。
中國古人還認為構成萬物的基本要素是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稱之為「五行」。「陰陽五行」學說認為,天、地、人三者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大地上繁多的物質包括人在內,都是天地氤氳,陰陽所化所生,所以天地具有共同的結構模式,遵從共同的運動規律,就是所謂「人與天地相參」(《黃帝內經•咳論•經水》)。整個「陰陽五行」理論是關於宇宙萬物普遍聯繫的學說,是普遍適用的系統結構理論,在這種帶有某種神秘意義的理論中,揭示了自然界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人的情感,感受與物質對象之間的異質同構關係。
五行與五音
中國古人最早將陰陽五行和音樂結合在一起,在他們看來,音樂是宇宙和諧的特殊表現。「五音」是指「宮、商、角、徵、羽」五個音。清人祝鳳喈說:「宮音,和平雄厚,莊重寬宏。商音,慷壯哀爵,慘憮健捷。角音,圓長通澈,廉直溫恭。徵音,婉愉流利,雅麗柔順。羽音,高潔澄凈,淡盪清邈
中醫理論中最早在《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篇》中就已經提到了陰陽五行和五音的關係:「是故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脈合陰陽。」管子也說:「五聲即調,然後作立五行,以正天時,五官以正人位,人與天調,然後天地之美生。」又說:「凡聽徵,如負豬,豕覺而駭。凡聽羽,如鳴馬在野。凡聽宮,如牛鳴穴中。凡聽商,如離群羊。凡聽角,如雉登木以鳴,音疾以清。」(《管子》)
五音與五臟的調理
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六世紀),鄭國子大叔吉又結合五味、五色、五聲提出了:「則天知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氣,用其五行,氣為五味,發為五色,章為五聲,淫則昏亂,民失其性。」
(見《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秦國著名的醫學家醫和也說:「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徵為五聲,淫聲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見《左傳》昭公元年)人體的五臟合於宇宙之日月星辰,季節之春夏秋冬,與五色、五方、五臟、五音、五時等相配,形成了獨特的陰陽五行體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