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7 August 2017

聽琴的耳朵 2016/02/29 來源:青島全搜索

「那些古琴曲,沒什麼旋律,也沒什麼節奏,沒覺得哪裡好聽,是不是我沒有聽琴的耳朵?」初聽古琴音樂的朋友常跟我說起這樣的話。其實,並不是這些朋友沒有欣賞古琴音樂的耳朵,而是古琴音樂確實有些特殊。

荷蘭古琴家高羅佩在《琴道》一書中說 「要欣賞古琴音樂卻並非易事,這主要是因為古琴音樂基本上不是旋律性的,它的美不在於音符的銜接啟承,而恰是蘊含在每個獨立的音符之中。」傳統古琴音樂的旋律感較弱,常常是慢悠悠的,呈現清和淡雅的氣息。這或許是古代音樂面貌的遺存。

在千百年的發展中,古琴音樂沒有強化「旋律」這一元素,而是形成了注重「聲韻」的特點。聲,是指彈出的聲響。韻,是指聲後的餘音。在有些曲目中,演奏者右手彈一聲弦後,左手壓在琴弦上滑來滑去,聲音隨之迴環往復,直到樂音極微弱了,手還在弦上「嗤嗤」滑動。古琴音樂所注重的,正是這聲後餘音的變化。這樣的做法,單個聲音之美被充分展現的同時,旋律被大大弱化了。這與中國戲曲字疏腔繁,一個唱詞啊……啊……很長時間,有一定的相似性。琴曲中,響亮的實音和縹緲的餘音,虛實結合,又像極了中國傳統的水墨畫。
古琴音樂「聲韻」的表達,不像旋律那麼直接,也不像戲曲唱腔那麼容易感受。當人們的耳朵習慣了那些旋律性較強的民樂後,聽到古琴音樂難免會有些不適應。

常聽古琴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一個現象:不同演奏家彈奏的同一首曲目並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別很大。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正是古琴音樂的另一個特點。

首先,「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古琴音樂與文人畫同屬於文人藝術,它們都注重「意境」的表現,注重呈現「有我之境」。 因此,同一首琴曲,不同的「成熟演奏者」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現。有時,不同派別之間的演奏可能會迥然不同。即便是師徒之間,有時節奏節拍也有一定的伸縮靈活性。

再者,古琴專用的「減字譜」,是一種只記錄動作的指法譜,雖暗含輕重緩急、抑揚頓挫,但不記錄嚴格節奏。「減字譜」為演奏者留下了極大的二度創作空間,一首琴曲是在每一位演奏家的手中才真正完成作曲的。一個成熟的演奏者如果一味死板拘泥於琴譜,拘泥於師傳,則會因「固執而失神化」,反而違反了「減字譜」的初衷。無論是琴樂的藝術思想還是琴譜,都允許古琴音樂進行個性化的表現,這與西方音樂強調要「忠實原作」有所不同。

當然,這絕不是說古琴可以任意彈奏,傳承千年的古琴藝術是極為「尊重傳統」的。古琴音樂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藝術面貌,也正是因為它 「尊重傳統」。它有一套獨特而嚴格的傳統規範,初學者必須經過嚴格而長期的學習才能了解這些傳統。古琴音樂中的「二度創作」跟格律詩創作很像,如同是帶著鐐銬跳舞,是規矩之中的自由。當今有成就的古琴家,無一不是嚴格以傳統為基礎,在有限的範圍內自由發揮,演繹出琴曲的「有我之境」。

古琴音樂還有一個特點。它沒有「小節」和「節拍」概念,音樂的行進通常沒有強弱周期的規律,而是如同吟誦詩詞一般,強弱隨情緒變化,相對自由,這不同於西方音樂。

在古琴藝術的發展歷程中,文人士大夫這個群體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源自文學的理念對古琴音樂產生了深刻地影響。古人創作琴曲如同寫文章,樂思圍繞主題,起承轉合順序展開。有的琴曲擬物寫景,如《流水》;有的琴曲借景抒懷,如《平沙落雁》;還有的直接抒情,由淺入深,如《憶故人》。文學作品中的修辭手法:賦比興、對偶、排比等,在古琴音樂中都可找到相似手法。

關於傳統古琴音樂的節奏,有一部分琴家和門派主張用 「似拍而非拍」的游離性節奏。他們常常以「呼吸」這一自然律動作為控制節奏速度的參考,稱之為「心板」,持這樣主張的以老一輩琴家為多。他們的演奏節奏游移,速度多變,聽者很難做到撫掌擊節。初次聽到這樣的音樂,很多聽琴者可能會不適應。或許是受到了西方音樂的影響,當今多數古琴家的演奏節奏是穩定準確的。

古琴音樂,是在中國傳統文化這片土壤中生長出來的,尤其儒家、道家文化對它影響至深。傳統古琴音樂一般不表現張揚的人性激情,常常表現理性古雅和具有深刻哲學意義的題材。古人用古琴來抒發情感、寄託理想,琴樂有時超越了音樂意義,成為中國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徵。

「鳥啼花落,皆與神通,人不能悟,付之飄風」,音樂是人類情感體驗中最神秘的東西。欣賞傳統古琴音樂,除了要品味其聲韻的纏綿、意境的幽邃,或許還有很多滋味是難以言說的。「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或許這也是它的一個特色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