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7 August 2017

閩源文化講壇之六:閩源文化背景下的琴道與茶道 2015/09/29 來源:建甌縣政府

一、琴茶同根
古建州(今建甌市)是北苑御茶的原產地,是烏龍茶的祖地,是水仙茶的故鄉。陸羽(1)在《茶經》里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莊公」。可見,作為一種益生飲品,茶葉的發現可以上溯到遠古時期的神農氏。傳世的《神農食經》(2)里就有「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的記載。而「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更是一則流傳千古的民間傳說。其中「荼」就是「茶」的古字。可見,同琴一樣,琴文化的起源從傳說中「伏羲削桐為琴,神農以絲為弦」,也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有趣的是,如果傳說屬實,那麼琴和茶都和炎帝、神農氏有關,琴和茶結緣實在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茶文化是一種「中介」文化,以茶為載體,以能體現中國傳統思想道德,人文精神為宗旨。包括有關茶的禮儀、風俗、茶法、茶規、茶技、茶藝、歷史典故、民間傳說以及文學藝術、辭曲歌賦等,同樣琴也作為一種大雅器樂,一種器形載體貫穿負載著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從古代至今一直被中國的傳統文人作為修身養性的至上雅品,被推崇為「天籟之音」、「陽春白雪」,其所流傳至今的琴學典籍,理論包括:琴器、琴論、琴技、琴譜,琴學、琴詩等等和茶文化一樣,可用「車載斗量」(3)
如果我們對比、研究一下,我們的琴學和茶文化的歷史發展軌跡,她們都出現在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相同的旋律線上。可見兩者都是類似的,是件很耐人尋味的事,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和研究。
二、琴茶同藝
談論琴道離不開操撫技藝,同樣談論茶道也離不開煎茶技藝。
琴,也稱「七弦琴」,又有「雅琴」、「素琴」、「玉琴」和「瑤琴」等美稱。近代以來是為了和其它樂器相區別,是現在的人們為把它同西洋樂器區分開來定名為「古琴」。彈古琴也稱為操縵、撫琴、弄琴、鼓琴和操琴等,是歷代文人雅士用於修身養性、甚至是體悟至道的「明德之器」,在最古老的《詩經》中就有文字記載「我有嘉賓,鼓瑟鼓琴」。(4)正因如此,歷代琴家都十分重視操琴的技藝。操、撫的技藝最主要的就是指法和手勢。相傳指法創自戰國時期的齊國人雍門周(5),後經兩漢、魏晉南北朝歷代的琴家繼承和發展,至唐代時期,琴操指法大備。唐人趙耶利(6)對古代流傳下來的指法進行系統的整理和修訂,到了晚唐時,曹柔(7)始創「減字譜」(8),以獨特的漢語「減字」,記錄彈琴的指法,這在世界音樂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形成為了古琴獨立的記譜格式,也成為了中國琴學的寶貴文化遺產。流傳至今的古琴技法非常豐富,主要以素手表現為左手的「吟、猱、淖、注」和右手的「抹、挑、勾、剔、打、摘、托、劈」的「四指八法」變化基礎上重新組合,變化而來,形成了右手三十三法,左手五十六法的嚴謹法度。其後歷代的琴家都十分重視古琴的「指法」和「指勢」。「指勢」就是說彈琴時左右手的「形勢」和「指法」合稱為「指法合勢」。指勢在操琴過程中很重要,來源也很久遠,最早的文獻記載的是漢代蔡邕(9)的《琴賦》,其中有「右手抑揚,左手徘徊,指掌反覆,抑按藏摧」的句子。唐、趙準則《彈琴法》引用趙耶利的話說:「彈琴兩手必須相跗,如雙鸞對舞,兩鳳同翔要在附弦作勢,不在聲外搖指」。古建州的閩派古琴創始人祝鳳喈(10),在《與古齋琴譜補義》中則論道「彈琴應心、手、耳、目四者配合應用」。關於演奏特彆強調節奏的作用,指出「雖同其音,或異其節,神情各別」。他認為學琴經歷有三個階段:「初變知其妙趣,次變得其趣妙,三變忘其為琴之聲」。充分總結了成功的演奏家一般都會有這三個逐步深入的境界。在琴樂的審美方面,祝氏概括了琴樂審美的特徵是「以音傳神」,認為一切情狀,皆可表現於琴樂之中。琴人為了達到體悟中國琴道的目的,對於操琴技藝是十分講究的,眾多的琴人對操撫的最高追求均表現在「弦與指合,指與音合,音與意合」為最高的審美準則。在《溪山琴況》(11)里更指出「大音希聲,古道難復,不以性情中和相遇,而以為是技也,斯愈久而愈失其傳矣」。可見操琴技藝應以琴道為核心,以聲感人,以韻動人,最終以道化人。
三、琴茶同韻
琴道講求「琴韻」,正如《溪山琴說》中論到:「弦與指合,指與音合,音與意合」,又如「有得之弦外音者與山相映發,而巍巍影現,與水相涵濡,而深深惝悅……則音與意合,莫知其然而然矣」,這裡所謂的「音從意轉,意先乎音」、「得之弦外音」,講的都是琴的韻。
琴韻是由琴聲生髮出來的,琴聲廣博純正,才能養人心志,這樣的聲音稱作「正聲」。天地間唯有正聲才能有韻。那些搖指吟哦稱作韻的是表象的,琴人心中的「意」和「氣」,在指間弦上的體現稱作「琴聲」如果這種「意念」和「氣韻」有著中華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深厚浸染,那麼這「琴聲」就「正聲」,就是「正音」,也就有了琴韻。
心正才能意正,意正才能聲正。清代閩派琴家祝鳳嘴《與古齋琴論》里指出「鼓琴曲而至神化者,要在於養心。心正,則言行亦正」。琴的正聲是中華民族,是中華文明和人文精神在琴弦上的體現,廣博寬大,溫柔敦厚,這就是琴的正聲,也就是琴韻。
茶道同樣也講求「茶韻」。韻,是我們品飲茶湯時所得到的特殊感受,稱為「茶韻」,猶如我們品飲「水仙茶」 的韻味,和「矮腳烏龍」、「奇蘭」、「肉桂」的韻味所不同「韻」,都一一訴諸我的味覺,感官一樣有同樣的追求。
茶韻,離不開茶湯的色澤、香氣、品味。色澤淡雅、香氣清純、品味醇厚,再加上葉底句整,條形對號,都能使品茶之人身心得到愉悅,這就是茶的韻。
茶韻雖然離不開茶湯的色、香、味,但又不可拘泥於此。茶韻不僅和個人對茶湯的濃、淡感受有關,更和個人的修養、常識有關,一個心浮氣燥的人,就是沖泡再好的茶都不會感知道韻的存在。只有心平氣和、心無旁騖之時,用心沖泡、靜心品飲,才能品飲出茶湯中的至味和氣韻。
同樣,人在心浮氣燥的時候根本就感覺不到琴音的存在,只有在心平氣靜的時候正聲則歷歷在耳。
韻,是琴道和茶道所共同具備的特徵,可謂之「琴茶同韻」。
最早關於「琴道」一詞的記載是東漢桓譚(12)的《新論》,其中專設「琴道」篇章,用以記述琴事。在我國古代,古琴藝術比一般音樂藝術有著更為深厚的思想文化內涵,不僅可以修身養性,更可以思兼天下,正如宋代朱長文《琴史》(13)所謂的:「夫心者,道也,琴者,器也」。又如建寧府閩派古琴創始人祝鳳喈在《與古齋琴譜》中都將琴作為修身養性的「道器」來看待。這大概也是歷代文人雅士乃至王公貴胄以及方外修真之士喜歡琴這一樂器的主要原因吧。道家學說對琴的意趣影響頗深。道家倡導清靜無為,至靜無心。所謂「道常無為(14),而無不為」,一切都應遵循自然的變化,不要進行任何的人為干預和改變。《老子》說:「道之出(15)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又言:「大音希聲,大象無形(16),道隱無名」。這種大音希聲的理念在莊子那裡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發揮,《莊子·齊物論》(17):「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人籟尚有人為的成分在裡面,地籟僅僅是「眾竅」而已,只有天籟純是自然之聲,無相之音,是真正的「大音」。琴的發音機理極其簡單,琴弦在琴板上振動就產生了聲音。這是純粹的自然之聲。是「大音」,是「天籟」。琴的音量並不大,特別是在吟猱時,只有夜深人靜時才能體味出其中的變化和奧妙。但細微中孕育著恢宏,婉麗中包藏著剛勁,如果我們用心諦聽,如奔雷慣耳,如松濤澎湃,寬宏博大,震人心旌,是真正的「大音」,是以振聾發聵,滌盪心志。而這正是琴道的旨趣所在。
道家的無為思想在茶道中也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道德經》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喝茶論道,這個道不是人為可以造作的,也不是人為的規定要怎么喝茶,然後又怎麼論道的,它是自然的,是自然法則的一種體現。論到茶道,茶道是什麼?茶道的根本目的就是如何沖泡好一杯茶,本質上講,它就是在一片茶葉上,展現出多方面文化元素的最佳組合的體現。是否整合出最佳的狀態。但這種狀態是訴渚於人們的感觀,經過視覺、味覺、聽覺在近乎平和的心態下所產生的。在葉與水的相互交融感化構成的一杯茶湯。茶湯的湯色、香氣、滋味、氣韻都是純自然的,是自然法則在茶杯中的展示和再現,我們修習茶道,就是要將茶湯中的自然法則充分顯示出來,順茶理,合茶性,通茶道。通過茶事實踐,了悟茶的真諦,體悟茶中的至道。此時沒有紛爭,沒有機心,也沒有是非,僅僅是為了沖泡好一杯茶湯而已,這是真正的無為——茶道的無為。
由此可見,道家的無為思想對中國琴道、茶道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再從佛家學說的思想理論對琴道、茶道的影響也很大。其中尤以禪宗(18)的影響最為廣博和深刻。北宋成玉磵在《琴論》中說:「攻琴如參禪,歲月磨礪,瞥然有省,則無所不通,縱橫妙用而嘗若有餘」。可謂深得琴中三味。禪宗以「不立文字,直指心源」為標榜,講求當下承當,脫落語言思維的藩籬,也就是所謂的「頓悟」。而頓悟是建立在歲月磨礪的基礎上的,也就是「理入」和「修正」要結合。就琴道而言,沒有數十年的操縵工夫,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沒有高尚的道德操守,是很難探究中國琴道幽玄的,也根本就談不上「頓悟」了。可以說「禪宗」是中國琴道的「弦外之音」。
禪宗對茶道的影響也是如此,禪宗論茶,有「茶禪一味」之說,據說宋代高僧圓悟克勤曾手書「茶禪一味」四字,流傳東瀛。在這裡,禪味即是茶味,茶味即是禪味,茶禪互參,禪茶不二,成為我們體悟至道的分辨法門。茶人飲茶也如同古代的禪師參禪一樣,最害怕心有所執,最忌諱「著相」。如果我們過分沉湎於茶湯的色、香、味、氣韻這「四相」的話,是最容易在「茶海」里迷失,甚至有走火入魔的危險。只有空掉茶湯「四相」,才能真正「因茶入道」。
綜上所述,中國琴道、茶道和儒、釋、道三家學說都有著深刻而密切的聯繫,可用「儒家為體,道家為因,禪宗為心」來作概括。三者相輔相成,相互啟發,相互激勵,最終形成了中國琴道、茶道「雅潔、清靜、和澹、空靈、率真」的精神實質和人文追求,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精髓所在。這大概正是中國琴道、茶道如此博大精深而又引人入勝的玄妙之處吧!
自古以來,同時關注中國琴道和茶道的文人雅士很多.魏晉及前期的孔子、蔡邕、阮籍等人暫且不說,因為飲茶真正從生活品飲上升到藝術和道的文化層面是在唐代,自唐代的王維、白居易至宋代的歐陽修、趙佶、蘇東坡、陸遊、黃庭堅、朱熹,范仲淹以及元明時期耶律楚材、朱權等人,都留下了大量的有關琴茶方面詩文和著作流傳於世。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琴茶》詩云:「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自拋官後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閒。琴里知聞唯綠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因此琴道和茶道都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高度統一的體現,是中華民族貢獻給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兩者有許多相通,甚至相同之處,值得我輩好好珍惜、保護。
註解:
1)陸羽,唐代(733-804),漢族,復州競陸(今湖北省天門市)人。唐代著名的茶學專家,被譽為「茶仙」、「茶聖」。一生嗜茶,精於茶道,所著《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學專著。
2)《神農食經》主要記載古人飲茶的「六境」、「三得」。「六境」(擇茶、選水、佳人、配具、環境和飲者修養),其核心都在把握一個「品」字。十分強調飲茶者的意境,故有「三得」之說:得趣、得神、得味。
3)琴:唐詩、宋詞從古到今就有7千多首;茶:7800多道。尤以大家熟悉的:李白、杜甫、陶淵明、李清照,還有西代帝王喜歡古琴,道家、隱士等等,不勝枚舉。
4)《詩經》雅、鹿鳴篇!嘉賓、琴瑟。《詩經》關睢篇!淑女、琴瑟友之。
5)雍門周:戰國時期著名的琴家,他不但擅長彈琴,還能言善辯。
6)初唐時期的琴師。曹州人(今山東曹縣),琴藝冠絕當世。而且琴學成就很高,著名的「蔡氏五弄」、「胡笳五弄」等五十首琴曲都是用當時的「文字譜」記錄傳世,對當今琴學界的打譜留下了寶貴的文字依據。
7)曹柔(公元730-?)盛唐時期的琴家;創造了古琴「減字譜」的記譜法。後經歷代琴人修改沿用至今。他對琴文化最大的貢獻就是在前人的琴學譜著基礎上首創了古琴「減字譜」,雖然減字譜到明朝才基本完善,但都沒有離開曹柔減字譜的根基。
8)減字譜,就是減去漢字有的單畫,又留取漢字有的部分,配上琴的弦位和指位標記,組合在同一方塊字中,形成有旋律、有音階、有技法的一種記譜方法,有嚴謹的獨立性和簡譜、五線譜所完全不同,也為古琴所專用。
9)蔡邕(133-192年)字伯喈。陳留郡圉(今河南省開封市圉鎮)人。也是東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精通音律,才華橫溢,著名才女蔡文姬之父。
10)祝鳳嘴(字桐君),閩派古琴創始人,福建浦城人,出生於琴學世家,盛於清朝咸豐年間,世稱「浦城派」是中國古珍四大家派之一。《與古齋琴譜補義》是祝桐君編訂的琴學專著,幾乎談到了琴學理論的各個方面。對教育、傳承等諸多分析都有獨到的見地,其對後世的影響極為深遠。
11)《溪山琴況》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古琴巨著,作於崇禎十四年;作者徐上瀛。「琴況」即指琴音、琴樂之狀況,意態(形)與況味;情趣(神)。主張琴樂至神形者應「清麗而靜、和潤而遠」的原則,是古琴音樂美學思想的集大成者。
琴況中有「二十四況」即:
和、靜、清、遠,古、澹、恬、逸;
雅、麗、亮、采,潔、潤、圓、堅;
宏、細、溜、健,輕、重、遲、速。
為琴樂的核心理論,其所首重者「和」也。以「和、清、澹、雅」為要素法則,有古語云「彈琴不清,不如彈箏」之說。
12)桓譚(東漢哲學家、經學家、琴師),愛好音律,博學多通。著有《新論》一書,《新論》一書主要是記述東漢時期的政論著作共29篇。其中有《琴道篇》中主要是包括琴論、琴史和琴曲解說方面來闡述反映儒家的音樂思想。
13)《琴史》一書中,將帝堯列為全書之首。任何一種文明的起源,都有著漫長的和逐步發展,完善的實踐過程。古人往往喜歡把某種事物的產生某位英雄哐某個代表人物。因此,無論是伏羲、神農還是黃帝、虞、舜他們應該都是中國古史中傳說的時代首領,他們代表了中華民族文理遙肇始時代,人位之所以將琴瑟以及其它開啟中華文明與文化的宏偉業績,螞之於這些遠古時期的代表性人物,並加褒揚和讚頌。其本質上華夏民族的儒家思想行為對於文明肇始時代的「先聖、先賢、先王」的尊崇與敬仰。
14)「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七章
15)「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就是說「道」是非常平常的,就像水一樣,淡得沒有味道。其實是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全釋。正因為道是無法說出來的,但又是無處不在的,幾乎叫你感覺不出來,這才使你覺得「淡乎無味」。
16)「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希聲」即「無聲」,其意是無聲或微弱之聲中蘊含著巨大的震憾力,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所說「此時無聲勝有聲」同義。即不用耳朵聽,用感官去觸覺永恆、和諧、龐大的自然之聲。又如大象無形,其指是廣博的宇宙,是看不到它的邊際和形狀的;從老子「道」的理念也可設想為人的內心思維空間和大腦意識到行為過程是看不到的「內象」是「無形的」,即「想像空間」。
17)莊子(公元前369-386年),即莊周,道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世稱為道教祖師。老子「道法自然」,莊子是「天人合一」。
18)禪宗,即「佛心宗」,屬漢傳佛教的宗派之一,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禪宗是佛教的一種修行方法,叫做「修禪」,所有的人集合在一起就成為「禪宗」,禪宗是達摩祖師傳入中國的,最早在少林寺傳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