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7 August 2017

雅樂正聲賴續傳——評《中國琴歌發展史》 2014/12/03 來源:國學網


《中國琴歌發展史》 薄克禮 著 百花文藝出版社
古琴是我國雅樂之器,歷來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尊奉。在我國傳統的雅樂文化中,琴曲有聲有辭,在聲者為樂,在辭者為歌,本是一種歌辭與音樂密切結合的音樂體制。然而,因歲月變遷,琴曲和琴歌也有分離的情況,或曲存闕辭,或辭存曲亡,出現了單純的古琴器樂曲和依據前代琴歌仿做的徒歌。
隨著古琴藝術在現代社會的復興,各地琴家對琴曲音樂部分的整理已經逐漸完備,而作為琴曲綜合音樂體制另一面的琴歌研究則顯得比較沉寂。想要研究琴歌的人要麼因為缺乏古琴藝術素養,只能從字面上像解讀詩詞一樣進行文本的闡釋,要麼因缺乏相應的文學素養,無法理解歌辭以及與之相配的琴曲音樂的風神氣韻和內在精神。因此,這個艱巨的任務就落到了薄克禮這樣一位既精通琴藝,又深諳於國學的飽學之士的肩頭。
薄克禮的《中國琴歌發展史》以嚴密的史學思維梳理了琴歌從堯舜時代到清末的發展歷史。他認為其間經歷了春秋戰國、唐代和明代三個發展高峰。春秋戰國高峰的形成與天子提倡和儒家興起時,將之納入禮樂教化和君子修持的文化功能圈中有關。唐代琴歌雖然受到燕樂的強大衝擊,卻仍然保持了獨立的民族傳統特色,以雅正為歸;同時,琴曲流派的形成、琴學著作和記譜方法的完善,共同促進了琴歌的發展。明代琴歌高峰則是以琴曲文獻編輯校訂,琴曲、琴歌創作為核心的,而琴曲之學的成熟則是最為突出的表現。
在《中國琴歌發展史》的敘述中,薄克禮還對琴歌發展的動因進行了探索。他認為,琴歌的發展與文學相同,都是「遍染乎世情」的,時代背景、文藝思潮、審美取向,尤其是作為音樂與文學綜合藝術的琴歌,更是在變動不居的時代潮流和文藝思潮中不斷與其他藝術形式進行著碰撞和融合。道因人弘,藝以人傳,作為雅樂正統的琴曲,在每個新興王朝制禮作樂的過程中都會出現一些重要的人物,他們或是雅樂政策的制定推行者,或是推動琴曲發展的音樂家,或是捍衛雅正傳統的文人學士。這些人作為琴歌發展史上的節點或重鎮,也是薄克禮重點研究的對象,因此形成了這本書以史為脈,以人為點,以琴歌時代特徵勾勒為面的網狀結構。
琴歌是文學與音樂交融的藝術載體,薄克禮在梳理琴歌發展史的時候始終將文學與音樂的交融作為一個隱含的線索。他說:「琴歌作為有曲有辭融音樂與文學為一體的藝術形式,是從琴被廣為認知那一刻開始的。」漢代以來,眾多的文學家如司馬相如、蔡邕、嵇康、鮑照、沈約、李白、韓愈、范仲淹、歐陽修、蘇軾、姜夔、文天祥、張岱、等都參與了琴歌的創作以及琴學理論的建構。他們的理論和創作不但堅持了琴歌雅正的美學風格,而且繼承了孔子以來儒家陶冶情志、修養身心的琴學思想,有力地撥正了琴歌創作中受媚俗思想影響而出現的不良之風。
正如著名琴家朱晞先生所說:「《中國琴歌發展史》開拓了一個嶄新的研究領域,其對中國詩學、琴學、音樂學的意義都是巨大的。」《中國琴歌發展史》中隱含的文人意識和雅正精神,上通於先秦的禮樂文化,下同於北宋以來陶冶性情、持志自娛的文人趣味。以此為切入點,不僅可以理解北宋以來文藝思想中多體藝術交融互滲的文藝現象和相關理論問題,而且對於我們審視文人群體、文人文化、文人藝術也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