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6 August 2018

觀「字」在音樂——黃家正


文:陳嘉瑄
圖︰道初、部分照片由進念.二十面體提供,特此鳴謝。
場地︰藝穗會、GMC Music

《心經》,一首耳熟能詳的佛經,幾乎未曾接觸佛教已琅琅上口;巴哈的音樂,鋼琴、大提琴學生的必選練習曲,兩個劃時代的經典相遇,會是怎樣﹖
演奏中的心定自在
「每天彈琴那刻就是我的禪修。」兩年後重遇黃家正,外型變得俊朗、穩重了。對於前陣子奪得國際鋼琴比賽冠軍殊榮的他,專注和心定缺一不可,何以將公開演奏轉化成禪修練習﹖「我曾參與內觀禪,在我來說,禪修是一種境界,不受時間、地域所限。禪修令我對自己的心靈了解多了,知道為何會有緊張和不安的情緒,若要令我的表現更穩定,就要探究出情緒的源頭。最近我連續兩天開了三場音樂會,察覺到在演奏中,我的心游離不定,持續不在狀態,那刻我嘗試凝視着前方三角鋼琴上蓋的某一點,彈指間,心重回正軌,再次專注起來。」

「經」與「譜」的相遇
每次看到他全神貫注,十指尖靈活地穿梭黑白琴鍵,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他邊彈奏着輕快的巴哈《G 大調小步舞曲》,邊分享他參與《心經練習曲》的緣起。
當二百六十字的《心經》碰上由八十八個琴鍵彈奏出的巴哈樂曲,兩者能夠相容和共鳴嗎﹖「其實《心經》的經文和古典音樂的樂譜有着類近的元素,彼此同時盛載着悠長的歷史和古人的智慧,並且通過反覆誦讀與彈奏,聆聽及體會當中深邃的意思,也讓它在世間繼續傳承下去。《心經》和巴哈的音樂,各自代表一種狀態,音樂觸動心弦,佛經促進靈性層面的提升,心弦與靈性上的交流和結合,觸發眾人的沉澱及覺醒。」他與「進念.二十面體」的結緣,是打從他欣賞《心經即是巴哈》音樂劇場開始。「當時聽到巴哈的大提琴組曲,覺得與《心經》出奇地配合,兩者仿如接通了。除了大提琴獨奏,還配上不同語言和聲音的《心經》念誦、舞台裝置及影像設計,各種藝術元素的拼合來得很自然。」他笑言那次是他首次欣賞古典音樂與多媒體藝術元素的聯結,亦是他頭一次寫藝評。機緣巧合下,去年他再遇胡恩威,即合作了一個關於本土城市建築的音樂劇場,今次再度合作,嘗試以鋼琴演繹心中的經典。

進念生命劇場——《心經練習曲
日期﹕915日(六)
時間﹕8:15pm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節目查詢﹕25669696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