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6 August 2018

觀「字」在音樂——黃家正


文:陳嘉瑄
圖︰道初、部分照片由進念.二十面體提供,特此鳴謝。
場地︰藝穗會、GMC Music

《心經》,一首耳熟能詳的佛經,幾乎未曾接觸佛教已琅琅上口;巴哈的音樂,鋼琴、大提琴學生的必選練習曲,兩個劃時代的經典相遇,會是怎樣﹖
演奏中的心定自在
「每天彈琴那刻就是我的禪修。」兩年後重遇黃家正,外型變得俊朗、穩重了。對於前陣子奪得國際鋼琴比賽冠軍殊榮的他,專注和心定缺一不可,何以將公開演奏轉化成禪修練習﹖「我曾參與內觀禪,在我來說,禪修是一種境界,不受時間、地域所限。禪修令我對自己的心靈了解多了,知道為何會有緊張和不安的情緒,若要令我的表現更穩定,就要探究出情緒的源頭。最近我連續兩天開了三場音樂會,察覺到在演奏中,我的心游離不定,持續不在狀態,那刻我嘗試凝視着前方三角鋼琴上蓋的某一點,彈指間,心重回正軌,再次專注起來。」

「經」與「譜」的相遇
每次看到他全神貫注,十指尖靈活地穿梭黑白琴鍵,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他邊彈奏着輕快的巴哈《G 大調小步舞曲》,邊分享他參與《心經練習曲》的緣起。
當二百六十字的《心經》碰上由八十八個琴鍵彈奏出的巴哈樂曲,兩者能夠相容和共鳴嗎﹖「其實《心經》的經文和古典音樂的樂譜有着類近的元素,彼此同時盛載着悠長的歷史和古人的智慧,並且通過反覆誦讀與彈奏,聆聽及體會當中深邃的意思,也讓它在世間繼續傳承下去。《心經》和巴哈的音樂,各自代表一種狀態,音樂觸動心弦,佛經促進靈性層面的提升,心弦與靈性上的交流和結合,觸發眾人的沉澱及覺醒。」他與「進念.二十面體」的結緣,是打從他欣賞《心經即是巴哈》音樂劇場開始。「當時聽到巴哈的大提琴組曲,覺得與《心經》出奇地配合,兩者仿如接通了。除了大提琴獨奏,還配上不同語言和聲音的《心經》念誦、舞台裝置及影像設計,各種藝術元素的拼合來得很自然。」他笑言那次是他首次欣賞古典音樂與多媒體藝術元素的聯結,亦是他頭一次寫藝評。機緣巧合下,去年他再遇胡恩威,即合作了一個關於本土城市建築的音樂劇場,今次再度合作,嘗試以鋼琴演繹心中的經典。

進念生命劇場——《心經練習曲
日期﹕915日(六)
時間﹕8:15pm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節目查詢﹕25669696

Tuesday 14 August 2018

日本古琴碑


南方都市报-奥一网

2015-07-26 14:44

矢田雨窗及矢田梦蝶之墓。苏枕书摄

春初以来,常至黑谷金戒光明寺散步,光阴匆匆,已是满城梅雨。墓园阔大,若按日本史、学术史、医学史、艺术史、军事史等几个题目寻觅线索,钩沉归类,应该很有趣。每番过去,总有所得。1922年,山本文华堂曾出版乡土史学家寺田贞次著《京都名家坟墓录》上下二册,附略传并碑文集览。1976年由村田书店再版。此书以区域为大别,分列各寺庙名人墓所,注明位置、略传、碑文。不过成书较早,昭和以来人物皆不在其列。竹村俊则所著《京都墓碑巡礼》(京都新闻社,1985年)可稍补此憾,但此书内容单薄,只收名人,体例亦不如前者。小川善明的两册《京都名墓探访》(洛东编)很不错,图文说明之外,附有细致的手绘访墓图。小川善明在访墓爱好圈内很负盛名,足迹遍布全国墓所,与各处寺庙住持交谊深厚,可谓专业扫苔家,2011年以来组织京都墓园巡礼,追随者颇夥。

某日闲步墓园,忽见一方墓碑,镌有古琴一张,样式特别。碑额书“中兴之祖”,琴上书“矢田雨窗翁墓表”,想是琴人无疑。碑左侧有铭文,述其生平:“翁名吉贤,通称德右卫门,号雨窗,生于土岐氏,嗣于矢田氏。性温藉谦退,不慕荣利,不好华美。尝学琴于僧鸟海,臻其妙。其它众技,靡不兼综。晚年栖迟东山,吟弹自乐。明治十六载十一月十二日易箦,寿七十一。世行事可录者多。嗟,良朋逝矣,岂不凄然。敢叙短言,以代挽哥。辱交河村与一志。 明治十七年二月不肖男矢田太郎谨建。”

殁于明治十六年(1883),寿七十一,则生年在文化九(1812)、十年(1813)间。僧鸟海,即鸟海雪堂(1782-1853),又名惠源、痴仙,号鸟海山樵、鸟海山人,生于山形县饱海郡青塚愿泉寺,入酒田净福寺学僧公岩门下,后继承父亲的愿泉寺,为第六代住持。因不喜僧侣生活,自称耳聋,将住持之职让与弟弟,携妻远游。在净土真宗光永寺第八代日藏上人莲庵处习得琴曲十三支,又至伊势津藩(今三重县)琴师永田萝道(1750-1826)门下学琴。萝道师从小野田东川(1684- 1763)门人杉浦海岳(1734-1792),是关西琴学的重要支柱。随后,鸟海又向江户安养寺琴社主人儿玉空空门人村井泰翁学琴,其后定居大阪,门人众多。片山贤著《鸟海翁琴话》及岸边成雄著《江户时代琴士物语》对鸟海生平及门人有详细介绍,但并无矢田之名。惟后者“京都琴士”一节有“矢田胜成,通称矢田德右卫门,三条堀川,琴师不明”一句,引自庆应三年(1867)刊本《平安人物志》。可见矢田学于鸟海翁门下一事并不为人熟知。

雨窗墓碑右侧,有一座稍小的石碑,云“矢田梦蝶之墓”,碑左侧云“明治二十三年十一月一日没,俗称太郎”,知为雨窗之子。墓碑后并立杉树两株,已蓊蔚入云,不知是否为矢田家人手植。观碑后卒塔婆记录,最后一次扫墓似为2011年,署名有矢田家人,还有一位中井氏,似是大阪的医生,不知与矢田家有何渊源。

中国琴自古便多流入日本,如正仓院的开元二十三年金银平文琴、法隆寺旧藏开元十二年琴、严岛神社藏仲尼式琴、小畑松坡家藏淳熙十六年刘日新作仲尼式琴。明琴较多,京都诗仙堂的石川丈山在东皋琴学流传之前,已得陈眉公琴一张。古琴在日本一直很小众,真正谈得上略成规模,还要等到江户时代,与书画并为日本文人追慕中国士大夫风雅的一种修艺。当时文人的标准爱好,还有养生、本草、茶道、古董等。琴学系统源头大约有东皋心越禅师及长崎渡来中国人(最著名的是朱舜水)。以京都文风之盛,自然琴人麇集,据岸边成雄稽考,约有六十人。近人内藤湖南、吉川幸次郎等虽不习琴,但皆藏有名琴。

后来也数番流连这前,可惜难考这位矢田雨窗的余事。湮没无闻者何其多,有“栖迟东山,吟弹自乐”八字,已尽得风流,也可略想昔日旧都的文人趣味。黑谷墓地还葬有一位琴人:橘南谿(1754-1805)。其人本业习医,久居(今三重县)人,旧姓宫川,自幼修习汉学,十九岁至京都学医,游历四方,任职宫中,著有《痘疮水镜录》《伤寒外传》、解剖书《平次郎脏图》等医书,纪行文《西游记》《东游记》,琴书《琴学杂志》,亦擅斫琴,有琴传世。墓地在文殊塔东南,碑云“南谿院殿阳岳义明禅定门”。

刚来京都时,为友人寻找岸边《江户时代琴士物语》一书,四处不得,到某琴学论坛询问。不想一年后,得到青年琴士早川太基的回复,当时他还在京大读中国古代文学,不仅惠赐全书复印件,还亲奏《潇湘水云》《渔樵问答》《龙翔操》等曲。如今京都有畴祉琴社,主人伏见无家昔于镰仓主持琴社,前年转居京都。我有同学在他门下,自己也动心很久,但琐事纷繁,又愧学业无进,至今未去。(文/苏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