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 September 2018

唯一古琴丝弦制作传承人 最细弦用300根蚕丝

[摘要]钢丝弦弹出的音有金属韵味,却不如丝弦弹出的声音纯净有韵味。
唯一古琴丝弦制作传承人 最细弦用300根蚕丝
早在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继昆曲之后,入选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琴艺术的突出价值再次得到了世界公认。良琴配良弦,作为古琴的最重要载体也是不可或缺的。
但记者了解到,现在市场上的古琴配的多为钢丝弦,钢弦虽稳定耐用,但音色却大打折扣。丝弦所产生的韵味,是独一无二的,而现如今古琴丝弦的制作技艺却濒临失传。
幸好,苏州运河社区有一位制弦师傅,今年70岁的潘国辉老人。老人是古琴丝弦制作技艺唯一传承人,而他36岁的女儿也从去年起开始跟他学习这门技艺。如今,潘老正积极为这门技艺申遗,希望后继有人。
3人同时学制弦技艺 却只有潘老坚持了下来
潘老退休之前是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的制作工人。潘老坦言:“当初就是想有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可以养家糊口,但是想不到,这门手艺我一做就做了54年,如今却难以割舍这一相伴了大半生的工作!”
作为古琴丝弦制作技艺全国唯一传承人,潘老告诉记者,其实当年和他一起学制弦的并非只有自己一人:“当时我还在学校,就被选中跟着师傅学习制作古琴弦,当时和我一起学习的一共有3个人,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他们中途都走了。”
记者了解到,之所以半途弃学,多因古琴弦制作学习十分枯燥,日复一日地重复制作,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但是潘老却自得其乐,他告诉记者:自己从1961年开始制作古琴弦,退休之后更是在广大琴友的要求下继续做起了古琴弦。
目前,潘国辉是国内唯一的古琴丝弦制作传承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潘老的师父正是苏州著名的制弦师方裕庭。六十多年前,方裕庭是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的一位制弦工人,所制作的丝弦品质极佳,但仅用于二胡、琵琶等乐器。
潘老告诉记者,抗战期间古琴弦的制作技艺曾一度失传,当时的琴人买不到丝弦,得知方裕庭是制弦高手特意登门拜访。方裕庭等人便依据琴书上的传统造弦方法,加以研究,按古书试做,经历多次失败,终于成功制成了古琴丝弦。
方裕庭离世后,作为徒弟的潘国辉一直坚守着这门生僻的技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著名琴家吴景略先生研究发明了钢弦,而丝弦的凝重与古朴却是钢弦所无法企及的,弦的材质也直接影响到琴的音色,丝弦的特点在于韵长味厚、苍古圆润,将古琴清心雅韵体现得淋漓尽致。
最细的丝弦 至少要300多根蚕丝组成
昨天下午,记者在潘老的制弦工作室内看到,摆放着各种工具。潘老告诉记者:“别看只是几根简单的弦,制作起来还挺复杂,现在市场上很多弦都是用钢丝制作的,钢丝弦弹出的音有金属韵味,却不如丝弦弹出的声音纯净有韵味,真正懂古琴的人还是会选用蚕丝弦。”
“首先是选材,需要选用蚕丝,选蚕丝时则要选择色泽洁白而且粗细均匀的丝线,只有这样,将丝并在一起才更容易结合成一根弦。”老人说。记者看到,潘老选用的蚕丝非常细,六七根并在一起甚至也只相当于一根头发的粗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古琴的七根弦粗细不同,最细的直径0.9毫米,最粗的也才1.7毫米,而七根弦的粗细是有一定的比例,其中最细的要300多根蚕丝并在一起,而最粗的要上千根蚕丝并在一起。
唯一古琴丝弦制作传承人 最细弦用300根蚕丝
潘老向记者展示利用机器缠丝弦
为了提高效率 自己设计制弦机器
因为琴弦粗细要求不一,所以最后有道缠弦工序,在做好的弦外缠上蚕丝使得原先的弦变粗,缠不好则会影响音质。潘老告诉记者:“这一步骤也是古琴弦区别于一般弦的地方,缠弦要注意弦的松紧度和均匀度,所以即便缠一根弦都要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为解决这一问题,潘老自己画图纸设计缠弦机器,让琴弦制作从纯手工变成半手工。
如今潘老年岁渐高,最让他担忧的是,这绝处逢生的古琴弦制作技艺会再度失传。谈起收徒弟,潘国辉忧心忡忡地表示:“古琴丝弦制作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至少得有十几年的学习和经验才能自己独立制作琴弦,但是由于学习过程十分枯燥乏味,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学,也坚持不下来,这是我最担心的。”
不过,让潘老欣慰的是,自己的女儿潘赟在自己的熏陶下也对古琴情有独钟,不但喜欢古琴的弹奏,同时也慢慢地对古琴弦的制作颇感兴趣。
36岁女儿辞去工作 跟父亲学制弦技艺
今年36岁的潘赟是潘老的独生女,喜欢古琴,几年前开始学习古琴弹奏。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对古琴独有的情结,潘赟爱上了古琴的弹奏,同时也对古琴弦的制作颇为感兴趣。
本是公司白领的潘赟在征得父亲同意后,在去年辞去了本职工作,转行跟着父亲学起古琴弦的制作技艺。潘赟告诉记者:“父亲年纪大了,这门技艺需要一个传承人。父亲做了50多年的琴弦,我要继承发扬下去,干什么工作都有辛苦的地方,做一行就该爱一行,这样才能做好。”
如今,潘赟并没有能完全学会父亲那套制弦工序,但她表示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也能出师,得到父亲的全部真传,这样也能让父亲早点“退休”,在家好好休息安度晚年。
不过,潘老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古琴弦的制作,让这门手艺得以继续传承下去。朴实的潘老告诉记者:“其实我也不懂得什么申遗,也不想去申遗,但听别人说申遗后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所以我就申请了,希望成功后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学习这门技艺。”返回腾讯网首页>>

日本古琴碑

南方都市报-奥一网苏枕书2015-07-26 14:44
0
[摘要]某日闲步墓园,忽见一方墓碑,镌有古琴一张,样式特别。碑额书“中兴之祖”,琴上书“矢田雨窗翁墓表”,想是琴人无疑。碑左侧有铭文,述其生平。
日本古琴碑
矢田雨窗及矢田梦蝶之墓。苏枕书摄
春初以来,常至黑谷金戒光明寺散步,光阴匆匆,已是满城梅雨。墓园阔大,若按日本史、学术史、医学史、艺术史、军事史等几个题目寻觅线索,钩沉归类,应该很有趣。每番过去,总有所得。1922年,山本文华堂曾出版乡土史学家寺田贞次著《京都名家坟墓录》上下二册,附略传并碑文集览。1976年由村田书店再版。此书以区域为大别,分列各寺庙名人墓所,注明位置、略传、碑文。不过成书较早,昭和以来人物皆不在其列。竹村俊则所著《京都墓碑巡礼》(京都新闻社,1985年)可稍补此憾,但此书内容单薄,只收名人,体例亦不如前者。小川善明的两册《京都名墓探访》(洛东编)很不错,图文说明之外,附有细致的手绘访墓图。小川善明在访墓爱好圈内很负盛名,足迹遍布全国墓所,与各处寺庙住持交谊深厚,可谓专业扫苔家,2011年以来组织京都墓园巡礼,追随者颇夥。
某日闲步墓园,忽见一方墓碑,镌有古琴一张,样式特别。碑额书“中兴之祖”,琴上书“矢田雨窗翁墓表”,想是琴人无疑。碑左侧有铭文,述其生平:“翁名吉贤,通称德右卫门,号雨窗,生于土岐氏,嗣于矢田氏。性温藉谦退,不慕荣利,不好华美。尝学琴于僧鸟海,臻其妙。其它众技,靡不兼综。晚年栖迟东山,吟弹自乐。明治十六载十一月十二日易箦,寿七十一。世行事可录者多。嗟,良朋逝矣,岂不凄然。敢叙短言,以代挽哥。辱交河村与一志。 明治十七年二月不肖男矢田太郎谨建。”
殁于明治十六年(1883),寿七十一,则生年在文化九(1812)、十年(1813)间。僧鸟海,即鸟海雪堂(1782-1853),又名惠源、痴仙,号鸟海山樵、鸟海山人,生于山形县饱海郡青塚愿泉寺,入酒田净福寺学僧公岩门下,后继承父亲的愿泉寺,为第六代住持。因不喜僧侣生活,自称耳聋,将住持之职让与弟弟,携妻远游。在净土真宗光永寺第八代日藏上人莲庵处习得琴曲十三支,又至伊势津藩(今三重县)琴师永田萝道(1750-1826)门下学琴。萝道师从小野田东川(1684- 1763)门人杉浦海岳(1734-1792),是关西琴学的重要支柱。随后,鸟海又向江户安养寺琴社主人儿玉空空门人村井泰翁学琴,其后定居大阪,门人众多。片山贤著《鸟海翁琴话》及岸边成雄著《江户时代琴士物语》对鸟海生平及门人有详细介绍,但并无矢田之名。惟后者“京都琴士”一节有“矢田胜成,通称矢田德右卫门,三条堀川,琴师不明”一句,引自庆应三年(1867)刊本《平安人物志》。可见矢田学于鸟海翁门下一事并不为人熟知。
雨窗墓碑右侧,有一座稍小的石碑,云“矢田梦蝶之墓”,碑左侧云“明治二十三年十一月一日没,俗称太郎”,知为雨窗之子。墓碑后并立杉树两株,已蓊蔚入云,不知是否为矢田家人手植。观碑后卒塔婆记录,最后一次扫墓似为2011年,署名有矢田家人,还有一位中井氏,似是大阪的医生,不知与矢田家有何渊源。
中国琴自古便多流入日本,如正仓院的开元二十三年金银平文琴、法隆寺旧藏开元十二年琴、严岛神社藏仲尼式琴、小畑松坡家藏淳熙十六年刘日新作仲尼式琴。明琴较多,京都诗仙堂的石川丈山在东皋琴学流传之前,已得陈眉公琴一张。古琴在日本一直很小众,真正谈得上略成规模,还要等到江户时代,与书画并为日本文人追慕中国士大夫风雅的一种修艺。当时文人的标准爱好,还有养生、本草、茶道、古董等。琴学系统源头大约有东皋心越禅师及长崎渡来中国人(最著名的是朱舜水)。以京都文风之盛,自然琴人麇集,据岸边成雄稽考,约有六十人。近人内藤湖南、吉川幸次郎等虽不习琴,但皆藏有名琴。
后来也数番流连这前,可惜难考这位矢田雨窗的余事。湮没无闻者何其多,有“栖迟东山,吟弹自乐”八字,已尽得风流,也可略想昔日旧都的文人趣味。黑谷墓地还葬有一位琴人:橘南谿(1754-1805)。其人本业习医,久居(今三重县)人,旧姓宫川,自幼修习汉学,十九岁至京都学医,游历四方,任职宫中,著有《痘疮水镜录》《伤寒外传》、解剖书《平次郎脏图》等医书,纪行文《西游记》《东游记》,琴书《琴学杂志》,亦擅斫琴,有琴传世。墓地在文殊塔东南,碑云“南谿院殿阳岳义明禅定门”。
刚来京都时,为友人寻找岸边《江户时代琴士物语》一书,四处不得,到某琴学论坛询问。不想一年后,得到青年琴士早川太基的回复,当时他还在京大读中国古代文学,不仅惠赐全书复印件,还亲奏《潇湘水云》《渔樵问答》《龙翔操》等曲。如今京都有畴祉琴社,主人伏见无家昔于镰仓主持琴社,前年转居京都。我有同学在他门下,自己也动心很久,但琐事纷繁,又愧学业无进,至今未去。(文/苏枕书)